第426章 宋名人2(2 / 4)

加入书签

上,用刨子刨着木刺。

吴老三坐在铜轮旁,手里拿着小凿子,一点点修着齿痕。

柳阿妹蹲在地上,将麻绳浸在桐油里,钱六则在工坊角落凿着青石。

韩公廉:(拿着卡尺,量着吴老三面前的铜轮)老三,这齿距是二分五厘,图纸上是二分四厘,多了一厘,得再磨掉些。

吴老三:(叹了口气,放下凿子)韩博士,俺这眼睛都快瞅花了,一厘比头丝还细,咋磨得准?要不……俺多铸一个,哪个合适用哪个?

柳阿妹:(举着浸好桐油的麻绳走过来,往铜轮齿上比了比)老三你别偷懒!

阿妹我纺线时,一百根线凑成一股,差一根都不行——这齿距差一厘,传动带转起来就会打滑,报时就不准了。

(突然,熔炉“轰隆”

一声,火星溅了出来,赵铁牛的风箱停了下来,他盯着熔炉口,脸涨得通红)

赵铁牛:(声音紧)糟了!

铜水好像凝住了!

俺明明加了栗木炭,咋还会凝?

(苏颂刚走进工坊,听到这话,快步走到熔炉边,弯腰往炉口看了一眼,又摸了摸炉壁)

苏颂:铁牛,你是不是加了湿木炭?这几日下雨,栗木炭若沾了水,火就会弱,铜水自然凝了。

赵铁牛:(挠着头,一脸懊恼)俺……俺昨天买木炭时,店家说湿木炭便宜,俺就买了半车。

没想到耽误了大事!

周小乙:(从梁上滑下来,木尺指着熔炉)铁牛哥你咋贪小便宜!

俺爹说“便宜没好货”

,你看这铜水凝在炉里,咋弄出来?

钱六:(放下凿子,走到熔炉边,敲了敲炉壁)凿开。

从侧面凿,慢慢敲,别震碎铜块。

俺来凿,铁牛你拉着风箱,再烧些干木炭,让铜块软一点。

苏颂:(点头赞同)钱六说得对。

铁牛,你现在去买干栗木炭,越多越好。

公廉,你去库房取些锡块来,加在铜水里,能让铜轮更坚韧,不易裂。

(众人忙碌起来,赵铁牛扛着风箱往外跑,周小乙帮着钱六扶着凿子,柳阿妹则把浸好的麻绳挂在屋檐下,防止受潮。

吴老三坐在铜轮旁,用细砂纸一点点磨着齿痕,嘴里念叨着“一厘,就差一厘”

韩公廉:(抱着锡块回来,递给赵铁牛)铁牛兄,锡块加在铜水里时,要等铜水完全熔开,不然锡会沉在底,铜轮就会一边硬一边软。

赵铁牛:(接过锡块,往熔炉里添着干木炭)韩博士你放心,这次俺盯着铜水,直到它像蜂蜜一样流,再加锡块!

(夕阳西下时,熔炉里的铜水终于重新熔开,金黄色的铜水顺着槽流进模具里,赵铁牛擦了擦汗,咧着嘴笑。

周小乙趴在木架上,举着木尺喊:“铁牛哥,铜水快满了!

俺这木架绝对能撑住!”

第三幕:象台前的星夜

时间:半年后,春,子时

地点:昭文馆前广场(水运仪象台已建成,高约三丈,分三层:下层报时,中层浑象,上层浑仪)

人物:苏颂、韩公廉、宫束班五人,宋哲宗(隐在帷幕后),两名内侍

(月光洒在水运仪象台上,铜制的浑象在中层缓缓转动,上面的星宿用金粉标出,随着浑象转动,星宿仿佛在夜空中移动。

下层的报时装置“当”

地敲了一声,正好是子时。

宫束班五人围在象台旁,赵铁牛的手在铜轮上摸来摸去,周小乙仰头看着浑象,柳阿妹扯了扯传动带,吴老三检查着铜齿,钱六则蹲在石基旁,用手敲了敲青石。

韩公廉:(拿着星图,对照着浑象上的星宿)苏大人,角宿、亢宿的位置与星图分毫不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