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唐乐器5(3 / 6)
了!
这声儿好听!
老栓师傅,铁蛋,小幺,你们快听听!
(他抱着乐器,弹了个简单的调子——虽然不成章法,但弦声清脆,倒也悦耳。
王铁蛋凑过来,也想试试,结果手太粗,拨弦时差点把线弄松,惹得众人哈哈大笑。
)
赵小幺:(拉着张老栓的袖子)老栓爷爷,这玩意儿还没名字呢!
咱给它起个名吧?
张老栓:(看着乐器,想了想)琵琶是“弹拨乐”
,这玩意儿比琵琶小,形状像个“阮咸”
(古代一种圆形乐器)的缩小版,不如就叫“阮”
?简单好记。
李阿福:(拍着手)“阮”
!
好名字!
就叫阮!
以后咱宫束班闲了,就抱着阮弹着玩!
第三幕:意外流传,市井巷陌闻阮声
场景
宫束班工坊门口,半月后,傍晚。
工坊门口挂着盏灯笼,李阿福坐在门槛上,抱着阮弹着自己编的小调,王铁蛋坐在一旁,用脚跟着节奏打拍子,赵小幺则在旁边跟着哼。
路过的行人时不时停下脚步,听一会儿,有的还问这是什么乐器。
【开场】
(刘掌柜提着个布袋子,从西市过来——他常来宫束班淘木料,今儿个正好路过,听见琴声,停下脚步)
刘掌柜:(凑过来,眼睛盯着阮)阿福兄弟,你这抱的是什么?弹出来的声儿怪好听的,既不像琵琶,也不像胡琴。
李阿福:(停下拨弦,笑着说)刘掌柜,这叫“阮”
,是咱哥几个闲得慌,自己做的玩意儿——用桐木做的,比琵琶小,好抱,声儿也亮。
刘掌柜:(伸手想摸,又缩回去,怕碰坏)自己做的?这手艺可不赖!
你看我那乐器铺,天天有人来问有没有“轻便的弹拨乐”
,尤其是那些姑娘家,嫌琵琶沉,胡琴又得拉弓,你这阮正好合她们的意。
王铁蛋:(插话说)刘掌柜,你可别打它的主意!
这是咱自己玩的,不卖!
刘掌柜:(哈哈笑)我不买你的,我是想问问,你们能不能多做几个?我铺子里帮你们代卖,卖出去的钱,咱三七分——你们七,我三!
你看咋样?
(张老栓从工坊里出来,听见刘掌柜的话,没立刻拒绝,而是问)
张老栓:(看着刘掌柜)你铺子里的客人,大多是市井百姓,这阮卖多少钱合适?
刘掌柜:(想了想)琵琶得卖五十文,你这阮小,用料少,卖二十文就行——便宜实惠,百姓买得起。
要是做得精致点,刻上花纹,卖三十文也成。
李阿福:(有点心动)二十文?那要是一个月卖十个,就能多赚二百文,够咱买两斤肉吃了!
老栓师傅,要不咱试试?
张老栓:(点头)试试也行。
不过得按“规矩”
做——木料要选好的桐木,弦要用结实的丝线,不能偷工减料。
咱宫束班做的东西,哪怕是个玩物,也得耐用。
王铁蛋:(撸起袖子)行!
我来打磨琴身,保证光溜溜的!
阿福你做弦轴,小幺负责扫木屑,咱再做五个,给刘掌柜送去!
(接下来的十天,宫束班的几人除了做日常的门活,其余时间都在做阮。
张老栓教他们在琴身刻上简单的花纹——有的刻云纹,有的刻莲花,赵小幺还在一个阮的琴头刻了个小兔子,说是给小姑娘们的。
五个阮做好后,刘掌柜亲自来取,看着打磨得光亮、刻着花纹的阮,笑得合不拢嘴。
)
【转场】
半个月后,刘掌柜再次来到宫束班,一进门就嚷嚷着要再要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