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唐乐器4(2 / 4)
摆着几块梨木坯子,小墨拿着炭笔,在木坯上画着笛管的形状,线条比早上更清晰了。
】
【阿竹蹲在一旁,手里拿着砂纸,正打磨一块小木料,时不时吹掉木屑;石头坐在地上,拿着刨子,小心翼翼地刨着一根梨木,这次的木方子比早上直多了,他时不时抬头看小墨的画样,生怕刨错了。
】
李三郎:(靠在门框上,手里摇着个蒲扇,慢悠悠地说)我年轻时,在洛阳的乐坊外听过吹笛,有个乐师吹《折杨柳》,听得我都想老家了。
那笛是竹做的,吹的时候,乐师手指在孔上按来按去,声儿一会儿高一会儿低,好听极了。
小墨:李伯,那笛上有几个孔啊?我纸上画了六个,不知道对不对。
李三郎:几个孔?让我想想……(眯着眼,手指在腿上比划)好像是六个,也可能是七个?记不清了,毕竟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老木:(拿起小墨画好的木坯,用刻刀沿着线条轻轻刻了一道痕)先按六个孔做,要是不对,再改。
石头,把你刨好的那根梨木拿过来,我先把笛管的形状凿出来。
【石头赶紧把梨木递过去,老木拿起凿子和锤子,小心翼翼地凿着木坯,木屑一点点落下,笛管的雏形慢慢显现。
阿竹凑过来,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手里的砂纸都忘了动。
】
阿竹:老掌作,您这手艺真绝!
才一会儿,就看出是笛管了!
要是做出来能吹,我就拿着去坊里吹,让那些小娘子都来听!
小墨:阿竹,你别总想着这些,咱们得先把笛做出来,还得调孔位,不然吹不出声儿,或者声儿难听,那就白费功夫了。
【老木凿了一会儿,把笛管翻过来,用指腹摸了摸内壁,眉头又皱了起来。
】
老木:这内壁不够光滑,吹的时候气儿不顺,声儿会闷。
石头,你拿细刨子来,把内壁刨光滑点,注意别刨穿了。
【石头赶紧去拿细刨子,小心翼翼地伸进笛管里刨,动作比平时轻了好几倍,生怕把笛管刨坏了。
小墨蹲在一旁,拿着炭笔,在笛管上标记孔位,时不时用尺子量一量,确保孔位均匀。
】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笛管的形状基本出来了,内壁也刨得光滑了,老木拿着笛管,对着光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
】
老木:阿竹,该你了,把笛管外打磨光滑,尤其是孔的边缘,别划手。
阿竹:好嘞!
保证完成任务!
【阿竹接过笛管,拿起细砂纸,一点一点打磨,他平时毛手毛脚,这会儿却格外仔细,连孔的边缘都用指尖摸了又摸,生怕有毛刺。
】
第三场:宫束班作坊-暮-内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把作坊染成了暖黄色,案上的笛管已经打磨得光滑锃亮,梨木的纹理在光线下清晰可见,小墨在笛管上用红漆画了简单的缠枝纹,更显精致。
】
【老木拿着笛管,手指在孔上按了按,又对着笛尾吹了口气,笛管出“呜呜”
的闷响,他皱了皱眉,调整了一下手指的位置,再吹,这次出了清脆的“哆”
声。
】
老木:(眼睛一亮)有声儿了!
小墨,你过来试试,你懂乐律,看看孔位对不对。
【小墨赶紧走过来,接过笛管,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按在孔上,慢慢吹了起来,一开始声儿有些走调,但他很快调整了手指的力度和位置,渐渐吹出了一段简单的旋律,虽然不连贯,但已经能听出是《折杨柳》的调子。
】
阿竹:(拍着手跳起来)好听!
真好听!
比李三郎哼的还好听!
石头:(凑过来,也想试试)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