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唐酒2(5 / 6)

加入书签

不过你可以试试小批量酿,说不定也行。

穆罕默德(兴奋地说):好!

我回去就试试!

要是成了,我把西域的葡萄运过来,咱们一起酿葡萄酒,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场景四:洛阳赵六酒坊月余后日内

【酒坊里热气腾腾,工人们正在按改良后的“加灰法”

酿酒,赵六拿着一个小秤,仔细称量着石灰的用量】

赵六(对工人说):记住,每坛酒只加这么多石灰,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加完之后一定要搅拌均匀,静置三天才能开封。

工人(点头):知道了赵掌柜!

【这时,一个伙计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

伙计:掌柜的,江南的酒商来信了,说想跟咱们学“加灰法”

,还说愿意出银子买秘方!

赵六(笑着接过信,看了一眼):好!

告诉江南的酒商,秘方不卖,但可以派人来学,咱们把这法子传到江南去,让全国的人都喝上咱们酿的好酒!

场景五:宫束班柴房晚内

【阿福、柱子、小禄、小石头偷偷溜进柴房,角落里又摆了一个小酒瓮,是阿福偷偷酿的米酒】

阿福(掀开麻布,闻了闻):这次用了赵六改良的法子,加了筛选后的细石灰,闻着就更香了!

柱子(迫不及待地说):快舀一碗尝尝!

【阿福舀了一碗酒,递给柱子,柱子喝了一口,眼睛一亮】

柱子:比上次的还好喝!

这法子真是越来越完善了!

小石头(羡慕地说):阿福哥,你们太厉害了,无意间就明了这么厉害的酿酒法。

小禄(笑着说):当初还怕被周领班骂,现在想想,真是值了!

【突然,柴房门口传来咳嗽声,几人吓得赶紧站直,只见老周背着手走了进来】

老周(看着酒瓮,没生气,反而笑了):你们这群憨货,还是改不了这毛病。

不过……这酒闻着确实不错,给我也尝尝。

【阿福赶紧舀了一碗酒,递给老周,老周尝了一口,点了点头】

老周:嗯,比之前的更醇了。

这法子能传到江南、西域,也算咱们没白折腾。

以后别在柴房酿了,要是真想酿,就去我家后院,我那儿有个小酒坊。

【几人惊讶地看着老周,老周摆了摆手】

老周:看什么看?赶紧把这里收拾干净,别被管事现了。

场景六:长安街头一年后日外

【街头热闹非凡,酒肆、酒坊门口都挂着“采用新酿法,醇酒甘甜”

的幌子。

王三郎的酒肆里坐满了客人,有中原的商人,还有西域的胡商】

客人甲(举杯):这酒真是越喝越有味道,比去年还好喝!

客人乙(笑着说):听说现在江南、洛阳的酒坊都用这“加灰法”

酿酒,咱们长安可是这法子的源地!

穆罕默德(举着酒杯,对王三郎说):王掌柜,我用“加灰法”

酿的葡萄酒成了!

口感特别好,西域的商队都来抢着买,下次我给你带几坛尝尝!

王三郎(笑着说):好啊!

咱们这法子,算是把中原和西域的酿酒技术都结合起来了!

场景七:宫束班工艺册存放处年余后日内

【老周坐在桌前,翻开之前写的工艺册,旁边放着一张纸,上面记录着“加灰法”

的改良版本,包括石灰的筛选方法、不同酒类的用量、静置时间等】

老周(拿起笔,在工艺册上补充写道:“加灰法经民间改良,传于洛阳、江南,更传至西域,用于米酒、葡萄酒酿造。

其法:选细石灰,筛去杂质,米酒每坛用量一钱,葡萄酒每坛用量八分,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