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唐1o(6 / 7)
。
李小三掏出之前那壶劣质的酒,给每人倒了一杯。
】
李小三(举着酒杯,笑着说):“哥几个,咱们当初要是把真迹卖了,哪能有今天?这石碑立在这里,比任何金银珠宝都珍贵!”
孙二愣(喝了一口酒,憨憨地笑):“是啊!
现在咱们宫束班出名了,再也不用受刘胖子的气了。
以后咱们就刻更多的碑,让更多的好东西流传下去!”
【四人碰杯,酒液洒在草地上,像是在为这段奇缘干杯。
】
第五幕:岁月流转,传奇永存
场景一:宫束班新作坊-日-内
【十年后,宫束班的作坊焕然一新。
宽敞的作坊里,摆放着各种精良的工具,墙上挂满了刻好的石碑和工艺门图纸。
许多年轻的学徒围在赵老憨身边,听他讲解刻碑的技巧。
】
赵老憨(指着一块新的石碑,对学徒们说):“刻碑不仅要手艺好,更要用心。
当年我们刻《兰亭序集》,每一笔、每一划都反复琢磨,生怕糟蹋了真迹。
你们以后刻碑,也要有这份敬畏心。”
学徒甲(认真地说):“赵师傅,我们记住了!
我们一定会把宫束班的手艺传下去,像您和几位师傅一样,做有意义的事。”
【王大壮和李小三走进作坊,手里拿着一张新的订单。
】
王大壮(笑着说):“赵叔,好消息!
朝廷要在长安城门口立一块功德碑,点名让咱们宫束班来刻。
还有,江南的富商也派人来,想让咱们刻一套书法石碑。”
李小三(补充道):“现在咱们宫束班的名声传遍了全国,就连国外的使者都来打听咱们的手艺。
当初那四个‘憨货’,现在可是人人尊敬的工艺大师了!”
【赵老憨看着眼前朝气蓬勃的学徒,又看了看王大壮三人,欣慰地笑了。
】
场景二:长安街头-暮-外
【几十年后,王大壮四人都已白苍苍。
他们拄着拐杖,慢慢走在长安街头。
街道两旁,随处可见刻有宫束班印记的石碑和工艺门。
】
孙二愣(指着一块刻有诗句的石碑,笑着说):“你们看,那是咱们当年刻的石碑,现在还这么新。
说不定再过几百年,后人还能看到咱们的手艺。”
赵老憨(望着远处夕阳下的皇宫,轻声说道):“那卷《兰亭序集》真迹,后来被皇帝藏进了国库,而咱们刻的石碑,却留在了御花园,供世人观赏。
其实啊,真迹再珍贵,也只有少数人能看到。
刻在石碑上,才能真正流传千古。”
李小三(叹了口气):“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
咱们这群憨货,没想到还能做一件这么了不起的事。”
王大壮(拍了拍三人的肩膀,笑着说):“别感慨了,走,咱们再去御花园看看那块《兰亭序集》石碑。
说不定,又有很多人在那里临摹呢。”
【四人相互搀扶着,慢慢向皇宫的方向走去。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街头的石碑、楼阁融为一体,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跨越千年的传奇。
】
场景三:千年后-博物馆-日-内
【镜头一转,来到千年后的博物馆。
玻璃展柜里,一块青黑色的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飘逸洒脱的《兰亭序集》。
石碑旁的介绍牌上写着:“唐代宫束班刻《兰亭序集》石碑,据王羲之真迹所刻,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遗产。”
】
【一群游客围在展柜旁,听着导游的讲解。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