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唐金仙观(1 / 4)

加入书签

宫束班造金仙观

第一幕:奉诏入宫

时间:唐景云元年,春,巳时

地点:长安大明宫宣政殿偏殿

人物:

-李旦(唐睿宗,身着赭黄常服,神色温和)

-西城公主(后封金仙公主,年十六,素衣布裙,眉眼间带几分清冷)

-老监工(工部左校署监事,五十余岁,背微驼,手持图纸卷)

-赵大锤(宫束班班头,三十岁,络腮胡,粗布短打,手茧厚重)

-王木匠(宫束班木匠,二十八岁,瘦高个,总揣着半截墨斗)

-刘石匠(宫束班石匠,三十五岁,敦实如石,肩上搭着錾子袋)

-陈泥瓦(宫束班泥瓦匠,二十四岁,脸上总沾着灰,手里攥着瓦刀)

(偏殿内香烟袅袅,案上摊着终南山子午峪地形图。

李旦指尖点着图上“玄都坛旧址”

,西城公主立在一侧,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

老监工:(躬着身,声音颤)陛下,这宫束班……是去年修洛阳宫时的杂役班,专做粗活,哪懂修观宇?

赵大锤:(往前迈了半步,被王木匠拽了拽衣角,又缩回去,瓮声瓮气)回陛下,俺们虽做粗活,但劈木、凿石、砌墙,没出过差错!

李旦:(抬眼笑了笑)朕听说,去年洛阳宫角楼的斗拱,是你们班连夜补的?

王木匠:(忙拱手)是小人量错了尺寸,多亏大锤哥带着俺们拆了重搭,没误了工期。

西城公主:(忽然开口,声音轻却清晰)玄都坛旧址在子午峪峰顶,山路险,材料难运。

你们……敢去吗?

刘石匠:(把錾子袋往肩上紧了紧)公主放心,只要有石头,俺就能凿出台阶;只要有木头,俺们就能架起梁!

陈泥瓦:(摸了摸脸上的灰,嘿嘿笑)俺砌的墙,下雨不漏,刮风不透,保准撑百年!

李旦:(点头)好,就用你们宫束班。

三个月后,朕要见金仙观雏形。

老监工,你随他们同去,盯着点。

(赵大锤几人慌忙磕头,磕得额头通红,起身时赵大锤还撞了一下案角,惹得殿内小太监捂嘴偷笑)

第二幕:初入子午峪

时间:三日后,辰时

地点:终南山子午峪山口,玄都坛旧址

人物:

-赵大锤

-王木匠

-刘石匠

-陈泥瓦

-老监工

-几个宫束班小工(憨头、傻柱等)

(子午峪山口雾气未散,山路陡峭,几匹骡马驮着木材、砖瓦,在山路上打滑。

老监工拄着拐杖,脸色青)

老监工:(喘着粗气)赵大锤!

这路怎么回事?木材要是摔下去,看你们怎么赔!

赵大锤:(脱了短打,光着膀子,露出结实的肌肉)监工老爷别急,俺们早留了后手。

憨头,把那粗麻绳拿出来!

(憨头扛着一捆麻绳跑过来,赵大锤指挥小工们把麻绳拴在骡马身上,另一头系在路边的大树上,刘石匠则用錾子在山石上凿出一个个脚窝)

王木匠:(蹲在玄都坛旧址的夯土台上,拿着墨斗量尺寸)大锤哥,这旧址的地基不平整,得重新夯土。

赵大锤:(凑过去看,一脚踩在松土上,差点摔个趔趄)娘的,这土也太松了。

陈泥瓦,你带着傻柱去山下挖些黏土来,和着石灰夯!

陈泥瓦:(苦着脸)大锤哥,山下到这儿得走两个时辰,来回就是四个时辰,一天也运不了几筐啊。

刘石匠:(拍了拍陈泥瓦的肩膀)俺有办法。

你看那山壁上,有层红黏土,俺凿下来给你用,省得跑山路。

(刘石匠拿起錾子,往山壁上一凿,果然掉下几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