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唐4(1 / 4)
玄秘塔碑刻
第一场:宫束班工坊-日-内
【长安城,宫束班工坊。
院内青石板上散落着錾子、锤子和未完工的碑石碎块,墙角堆着几筐打磨好的细沙。
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地面投下斑驳光影。
】
【老匠头蹲在门槛上,手里摩挲着一块光滑的青石板,眉头皱成疙瘩。
他身后,五个年轻匠人正围着半块碑石嘻嘻哈哈,手里的工具扔得东倒西歪。
】
李憨子:(举着一把磨秃了的錾子,往碑石上比划)我说哥几个,昨儿我梦见柳大人了!
他站在云端,手里举着《玄秘塔碑》的拓片,跟我说“憨子啊,这碑刻不好,你就得在工坊里磨三年錾子”
!
王二柱:(笑得直拍大腿,手里的锤子“哐当”
掉在地上)就你?还梦见柳大人?我看你是梦见坊市口的糖糕了!
上次刻“永”
字,你把右边的撇刻成了钩,老匠头没把你錾子扔了就不错了!
赵小辫:(凑到碑石前,用手指描着上面的字迹)别吵了别吵了,你们看这柳体字,横画如刀削,竖画如铁柱,咱们要是刻砸了,往后长安城里的匠人谁还敢找宫束班干活?
孙胖子:(从怀里掏出一块胡饼,掰了一半递给身边的周瘦猴)怕啥?老匠头说了,这碑是给大达法师刻的,佛祖会保佑咱们的。
来,先吃口饼垫垫,刻碑哪有吃饼重要!
【周瘦猴接过胡饼,刚咬一口,就被老匠头的咳嗽声吓得差点噎着。
老匠头站起身,手里的青石板“啪”
地拍在石桌上。
】
老匠头:(声音沙哑,带着怒气)一群憨货!
这《玄秘塔碑》是柳学士亲笔所书,要刻在安国寺里,供万人瞻仰!
你们倒好,从大清早到现在,錾子没动几下,嘴皮子倒比锤子还响!
【五个年轻匠人瞬间噤声,耷拉着脑袋,像做错事的孩子。
李憨子偷偷把錾子藏在身后,王二柱赶紧捡起地上的锤子,赵小辫擦了擦碑石上的手印,孙胖子把没吃完的胡饼塞进怀里,周瘦猴则紧张地抠着指甲。
】
老匠头:(走到碑石前,用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墨痕)柳学士的字,骨力劲健,结构严谨,一笔一划都藏着章法。
咱们宫束班祖上三代都是刻碑匠人,从太宗皇帝时期就给宫里刻过碑,可不能在咱们这代砸了招牌!
李憨子:(小声嘟囔)老匠头,我们也想刻好,可这字太复杂了,“塔”
字的竖钩总刻不直,“秘”
字的撇捺总不对称……
老匠头:(瞪了他一眼)复杂就不学了?当年你爹刻《九成宫醴泉铭》,光是练“泉”
字的竖钩,就磨坏了十把錾子!
刻碑讲究“心到、眼到、手到”
,你们光想着嘻嘻哈哈,能刻好才怪!
【老匠头转身从工具箱里拿出一卷拓片,铺在石桌上。
拓片上,《玄秘塔碑》的字迹清晰可见,笔锋凌厉,气势恢宏。
五个年轻匠人凑上前,眼睛瞪得溜圆。
】
赵小辫:(指着拓片上的“大”
字)老匠头,您看这“大”
字,横画起笔如刀切,收笔如顿锤,要是刻浅了,就没那股劲了;刻深了,又显得笨拙。
老匠头:(点头)还算有点眼力。
刻柳体字,最讲究“中锋用笔”
,錾子要垂直下刀,力道要均匀。
你们先别着急刻碑,从今天起,每天练刻“永”
字,啥时候把“永”
字刻得跟拓片上一模一样,再碰这块碑石!
【五个年轻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然觉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