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唐5(2 / 5)

加入书签

透;阿福,你负责整理碑文,把顺序排好,别出岔子。

【众人齐声应和,开始忙碌起来,柱子扛着大锤去后院选石料,小豆子凑到老李头身边一起研究字帖,阿福则拿着纸笔开始整理碑文,作坊里顿时充满了干劲】

第二幕:刻石趣事多

【场景】三日后,作坊内,一块巨大的青石已经被打磨平整,竖在院子中央。

老李头拿着小刻刀在石碑上勾勒轮廓,柱子在一旁帮忙固定石碑,小豆子蹲在石碑另一侧,拿着小锤子轻轻敲打刻刀,阿福则拿着拓片在一旁对照。

柱子:(憋得满脸通红,使劲按住石碑)班主,你倒是快点刻啊,我这胳膊都快酸了!

老李头:(头也不抬)急什么?刻石讲究的是稳、准、狠,一步错步步错,要是把字刻歪了,咱们之前的功夫就全白费了。

小豆子:(突然停下手中的活,指着石碑上的一个字)班主,你看这个“书”

字,孙过庭先生写的这一竖,是不是有点歪啊?我看着怎么不太对劲呢。

阿福:(连忙凑过来,拿着拓片对照)不对不对,小豆子你看错了,这不是歪了,是孙过庭先生的笔势就是这样的,讲究的是一种动态的美感,要是刻得太直,反而失去了这种韵味。

小豆子:(挠了挠头)哦,原来是这样啊,还是阿福你懂行。

我还以为是先生写错了呢。

柱子:(哈哈大笑)小豆子,你可别在这丢人现眼了,连字都看不懂,还敢说自己擅长精细雕刻?

小豆子:(不服气地站起来)谁说我看不懂了?我只是一时没反应过来而已!

柱子你才丢人呢,刚才磨石碑的时候,把自己的袖子都磨破了,还好意思说我。

老李头:(放下刻刀,瞪了他们一眼)都给我闭嘴!

干活的时候不许吵吵闹闹的,要是影响了刻石的进度,你们俩都给我罚抄《书谱》十遍!

【柱子和小豆子立刻闭上嘴,乖乖地继续干活。

过了一会儿,柱子实在忍不住,又开口说话】

柱子:(小声地)班主,你说这《书谱》里写的“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

,是不是说咱们刻石也得这样啊?刚开始把字刻整齐,然后再追求笔画的变化,最后又回归到自然的状态。

老李头:(愣了一下,没想到柱子会问这个问题,随即点点头)你小子总算开窍了!

刻石和书法是相通的,都讲究一个循序渐进。

刚开始刻石,最重要的就是把字的结构刻准、刻平正,等熟练了之后,再去追求笔画的力度和韵味,最后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

阿福:(赞同地说)是啊,孙过庭先生在《书谱》里还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

,咱们刻每个字的时候,都要把每一笔画刻好,这样整个石碑才能浑然一体。

小豆子:(若有所思地说)我明白了,就像我刻那些精细的花纹一样,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刻得歪歪扭扭的,后来练得多了,就越来越顺手了,现在刻出来的花纹,连我自己都觉得好看。

老李头:(欣慰地笑了)没错,就是这个道理。

不管做什么事,都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来。

好了,别闲聊了,抓紧时间干活,咱们得赶在期限之前完成。

【众人不再说话,全身心地投入到刻石工作中。

柱子时不时地哼着不成调的小曲,小豆子刻累了就会做个鬼脸逗大家笑,阿福则会在大家休息的时候,给大家讲解《书谱》里的内容,作坊里虽然忙碌,但充满了欢声笑语】

第三幕:突小状况

【场景】半个月后,作坊内,《书谱》石碑已经刻了一大半。

老李头正专注地刻着一个复杂的字,小豆子在一旁帮忙递刻刀,柱子和阿福则在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