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唐画3(1 / 5)
唐宫画事:宫束班艺会张萱
人物表
-老周:宫束班技艺带头人,五十岁上下,话少手巧,擅长勾勒人物衣袂纹理
-小邢:二十出头,活泼好动,爱琢磨色彩搭配,总带着一匣子矿物颜料
-阿泰:三十岁,身材魁梧,却专工细腻笔触,尤擅画鞍马鬃毛
-胖陈:二十五岁,吃货属性,画食器、花卉一绝,总揣着点心
-张萱:唐代仕女画名家,四十余岁,气质儒雅,手持画笔时眼神锐利
-书童:十五岁,随张萱打理画具,机灵懂事
第一幕:长安西市画坊日内
【画坊临街,窗棂糊着透光的云母纸,阳光斜斜洒进来,落在铺着生宣的长案上。
案上摆着几碟砚台、狼毫笔,还有小邢刚从西市买来的赭石、石青颜料块。
】
【老周正弯腰调墨,墨锭在砚台里研磨出细腻的墨汁,他手腕轻转,时不时抬头看一眼墙上挂着的半幅仕女草稿——画中女子梳着高髻,裙摆却只勾了半条轮廓。
】
【小邢蹲在案边,把颜料块往瓷碗里敲,溅出几点石青粉末,他慌忙用指尖抹掉,却蹭了鼻尖一块青痕。
】
小邢:(懊恼地拍大腿)这破颜料!
昨儿跟胡商买时还说“色浓如天青”
,怎么敲都碎成渣,待会儿画衣裳准要掉粉!
【阿泰坐在长案另一头,手里捏着支细笔,正对着案上摆的陶马模型描线条。
他眉头皱着,时不时伸手摸一把陶马的鬃毛,又低头调整笔尖角度。
】
阿泰:你少抱怨,上次你把朱砂掺了水,画出来的仕女嘴唇跟中毒似的,老周没骂你就不错了。
【小邢刚要反驳,胖陈端着个食盒从门外进来,食盒盖子一掀,飘出桂花糕的甜香。
他嘴里还嚼着一块,说话含糊不清。
】
胖陈:别吵别吵,吃块糕消消气。
我今早去平康坊那家“桂香斋”
买的,热乎着呢!
(把食盒往案上一放,抓起一块递给老周)周哥,您也尝尝,垫垫肚子,这画儿哪有一蹴而就的?
【老周停下磨墨的手,接过桂花糕,却没吃,放在案边的瓷盘里。
他抬头看了眼窗外,街上行人往来,偶尔有骑马的贵族经过,马蹄声“得得”
响。
】
老周:昨儿听画坊掌柜说,张萱先生近日在长安,听说他刚画完《捣练图》,正寻地方琢磨新画。
咱们这半幅仕女图,要是能让他指点两句,比瞎琢磨强十倍。
【小邢眼睛一亮,猛地站起来,鼻尖的青痕晃得人眼晕。
】
小邢:真的?就是那个画仕女跟活的一样的张萱先生?我去年在洛阳见过他的《按乐图》,那画里的琵琶弦,看着都能弹出声儿来!
【阿泰放下笔,直了直腰,指节捏得“咔咔”
响。
】
阿泰:可咱们就是民间画工,张萱先生是宫廷画师,哪能轻易见着?
【胖陈咽下嘴里的糕,拍了拍胸脯,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帖子。
】
胖陈:你们忘了?我表舅在崇文馆当差,前儿给我送了张“曲江画会”
的帖子,说张萱先生会去。
咱们把这半幅画带着,说不定能找着机会!
【老周拿起案上的草稿,指尖拂过纸上的线条,点了点头。
】
老周:行,今儿把这仕女的裙摆画完,明儿一早就去曲江。
第二幕:曲江池畔日外
【曲江池边杨柳依依,水面泛着粼粼波光。
岸边搭着几座竹棚,棚下摆着长案,不少画师围在案边作画,偶尔有人低声讨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