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唐画1(2 / 5)
笔,在空白宣纸上快勾勒起来。
只见他手腕轻转,几笔就画出一朵牡丹,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要从纸上开出来。
阎立本:画花要懂花性,牡丹花瓣厚重,得用浓淡墨色区分,边缘要虚一点,才显灵动。
你们是做工艺门的?那画纹样更得结合木材的纹理,不能只顾着好看。
老王站起身,走到阎立本身边,指着自己研磨的朱砂:“大人,小人调的色,总觉得不够鲜亮,您看……”
阎立本低头看了看朱砂罐,又用指尖沾了点颜料,在纸上抹了抹。
阎立本:朱砂要加一点铅粉提色,但不能多,不然会灰。
你们做工艺门,颜料得经得起风吹日晒,还得在颜料里加少量桐油,这样才能持久。
老周看着阎立本的举动,心里突然有了个念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了。
老周:大人,小人斗胆问一句……您是不是秘书省的阎立本阎大人?
阎立本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正是老夫。
没想到你们还认识我。”
小吴眼睛一下子亮了,激动地抓住老周的胳膊:“周班主!
真的是阎大人!
咱能跟阎大人学画画了?”
阎立本看着三人兴奋的样子,忍不住笑了:“你们倒是直率。
我最近正想画一幅《步辇图》,讲的是太宗皇帝接见吐蕃使者的事,正愁找不到人帮忙打下手,你们要是愿意,倒可以跟我切磋切磋。”
老周、小吴、老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激动,连忙拱手应下。
老周:能帮阎大人做事,是咱宫束班的福气!
大人放心,咱肯定尽心尽力!
第二幕:切磋技艺,磕磕绊绊改画稿
场景
阎立本画室-日-阴
【场景转换】
阎立本的画室里,案几上摊着《步辇图》的初稿。
画纸上,唐太宗坐在步辇上,身边围着宫女,吐蕃使者站在下方,可人物的神态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阎立本皱着眉,手里的笔悬在半空,迟迟没落下。
老周、小吴、老王围在案几旁,大气不敢喘。
小吴盯着画中的宫女,小声嘀咕。
小吴:阎大人,您画的宫女身段真好看,可我总觉得她们的动作有点僵,像是在摆样子……
阎立本转头看了小吴一眼,没有生气,反而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
我之前总想着突出太宗皇帝的威严,倒把宫女的灵动给丢了。
你们平时做工艺门,画的人物纹样,都是怎么让人物活起来的?”
老周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回大人,咱画门纹的时候,会观察真人的动作。
比如画侍女端盘子,得让她的胳膊稍微弯一点,腰也得有点弧度,这样才像真的在端东西。”
老王走到画前,指着吐蕃使者的衣服:“使者的袍子,褶皱太多太乱,看不清衣料的质感。
咱做漆艺的时候,画衣服褶皱会顺着布料的纹路来,厚的地方褶皱少,薄的地方褶皱细,这样更真实。”
阎立本眼前一亮,拿起笔,按照三人说的,开始修改画稿。
他调整了宫女的姿势,让她们的手臂自然下垂,裙摆微微飘动;又简化了吐蕃使者衣服的褶皱,用浓淡墨色突出衣料的厚重感。
小吴看着阎立本修改,突然想到了什么,赶紧说:“阎大人!
您看太宗皇帝手里的扇子,要是能画得再小一点,会不会更显他的从容?还有使者的帽子,上面的纹样要是能再清晰点,就能看出吐蕃的特色了!”
阎立本停下笔,看了看画中的扇子和帽子,笑着点头:“好主意!
你这小子,脑子倒灵活。
老夫只顾着整体构图,倒把这些细节给忽略了。”
说着,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