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唐冶金3(1 / 6)
唐宫匠事:“憨货”
传艺录
第一场:长安西市匠坊外·日·外
【晨光漫过长安西市的青石板,“李记锻坊”
的木牌在风里轻晃。
坊门内传来叮叮当当的锻打声,夹杂着老匠人李老铁的呵斥】
李老铁(拄着铁砧,瞪着几个学徒):一群手笨眼拙的!
这刀坯子打了三日,还是软得跟面团似的!
再练不好,都给我去城外挑水!
【学徒们垂头丧气,其中一个瘦高个的学徒王二郎挠着头,盯着铁砧上歪歪扭扭的刀坯叹气。
突然,街尽头传来一阵喧闹,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扛着鼓鼓囊囊的布包,跌跌撞撞地跑过来,布包上还沾着不少铁屑】
汉子甲(气喘吁吁,撞到坊门柱子上):哎哟!
这长安的路,比咱老家的山路还难走!
汉子乙(扶着布包,探头往坊里看):老周,你看这坊子冒烟呢,指定是打铁的!
咱找的就是这地儿!
汉子丙(搓着手,脸上沾着灰,却笑得憨厚):走走走!
咱“工艺门”
的手艺,可得让唐朝的匠人瞧瞧!
【三人刚要往里闯,被李老铁拦住。
李老铁打量着他们,见三人衣服上满是补丁,布包里露出来的铁锤还少了个角,眉头皱得更紧】
李老铁:你们是哪儿来的野匠人?我这李记锻坊,可不是随便能进的!
汉子甲(拍着胸脯,大声道):老丈!
我们是“工艺门”
的,叫宫束班!
我叫赵大锤,他是钱二火,这是孙三锻!
咱来长安,是要传手艺的!
李老铁(嗤笑一声,指着赵大锤手里的破铁锤):就凭你们这破家当,还传手艺?我看你们是来混饭吃的憨货!
【周围的学徒们都笑了起来,王二郎却好奇地凑过来,盯着孙三锻布包里露出来的一块叠得整齐的钢片】
第二场:李记锻坊内·日·内
【赵大锤不服气,拉着李老铁往坊里走。
坊内摆着几座铁砧,墙角堆着一堆烧得黑的铁料。
钱二火放下布包,从里面掏出两块钢坯,一块泛着青黑,一块透着银白】
赵大锤(指着钢坯,嗓门更大了):老丈!
你别瞧不起人!
咱这手艺,叫“包钢”
和“夹钢”
!
你看你这学徒打的刀,要么太脆易断,要么太软不锋利,就是没把钢用对地方!
李老铁(抱臂,挑眉):哼!
我打了四十年铁,什么钢没见过?还包钢、夹钢,我看是你们胡诌的名头!
孙三锻(蹲下身,拿起一块普通铁坯,又拿起那泛青黑的高碳钢坯):老丈,您看啊。
这软铁,韧性好,但不够硬;这高碳钢,硬度够,但太脆。
咱这包钢工艺,就是把高碳钢弄成v字型,把软铁裹在里面,锻打融合,这样打出来的刀,外面硬,里面韧,砍东西不卷刃,也不容易断!
【李老铁眼神动了动,却还是嘴硬:“说得倒好听,真能成?”
王二郎凑得更近了,伸手想摸钢坯,又赶紧缩了回去】
钱二火(撸起袖子,拿起铁锤):老丈,咱不耍嘴皮子!
你给咱找个铁砧,再烧炉炭火,咱现场打一把,让你瞧瞧!
【李老铁犹豫了一下,冲学徒们喊:“把最里面的铁砧擦干净,炭火加足!
我倒要看看,你们这群憨货,到底有啥本事!”
】
第三场:李记锻坊内·午后·内
【炭火熊熊燃烧,映得众人脸上通红。
钱二火蹲在炉边,手里拿着长钳,夹着一块软铁坯,慢慢放进火里。
赵大锤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