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唐绣艺2(3 / 5)
p>
李三郎:(忍不住笑了)这位小兄弟性子倒是直爽。
老班头,实不相瞒,我这布庄最近生意不好,蹙金绣虽贵,但买的人少,而且大多是达官贵人,普通人消费不起。
我想着,要是能有好看又便宜的彩绣品,肯定能吸引不少顾客。
老班头:(眼睛一亮)李老板的意思是,想跟我们合作,卖彩绣品?
李三郎:正是!
我可以提供布料和丝线,你们负责绣,绣好的成品,咱们按比例分成。
要是卖得好,以后还能扩大规模,让更多人知道彩绣。
阿贵:(放下手中的绷架,激动地说)真的?那我们以后就有活干了!
阿力:太好了!
再也不用愁米钱了!
老班头:(沉默片刻,郑重地说)李老板,彩绣不是快活,一件好的彩绣品,少则天,多则半个月,慢工出细活,我们不能为了赶工,砸了彩绣的招牌。
李三郎:这是自然!
我要的就是好东西,慢没关系,只要质量好,我相信肯定有人买。
对了,老班头,我还有个想法,不知道您愿不愿意。
老班头:请讲。
李三郎:现在很多农户、城里的妇人,都想学点手艺补贴家用,要是您愿意开个小课堂,教大家彩绣,我可以提供场地和材料,学费咱们也按比例分。
这样一来,既能传手艺,又能扩大彩绣的影响,以后买彩绣的人多了,咱们的生意也能更好。
王大娘:(激动地拉着老班头的手)老班头,您就答应吧!
我第一个报名!
我肯定好好学!
小石头:(举起手)我也要学!
我要给娘绣一朵最大的牡丹!
老班头:(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眼眶有些湿润,他抬头望向天空,仿佛看到了年轻时在宫廷绣坊的日子)好!
我答应!
咱们宫束班,就是要把彩绣传下去,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大唐的手艺,不止有蹙金绣,还有这能绣出万紫千红的彩绣!
第四幕:彩绣的“传扬”
场景四:一个月后,城西李记布庄后院(后院被收拾成了一个小课堂,摆着十几张木桌,桌上放着绷架、丝线、布料,老班头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一件绣好的牡丹图,正在讲解针法,阿绣、阿福、阿贵、阿力在一旁辅助教学,下面坐着十几个妇人,王大娘坐在最前面,认真地记着笔记,小石头坐在她旁边,拿着小绷架,笨拙地绣着一朵小花)
老班头:(指着牡丹图)大家看,这牡丹的花瓣,要用晕裥绣的针法,从花瓣边缘的浅粉色,慢慢过渡到中间的深粉色,每一针的力度都要一样,针脚要藏在丝线下面,不能露出来。
(拿起针线,在绷架上演示)像这样,第一针从下往上,第二针从左往右,慢慢叠上去,就能绣出花瓣的立体感。
王大娘:(跟着演示,手有些抖)老班头,我这针总扎歪,怎么办啊?
阿绣:(走到王大娘身边,手把手教她)王大娘,您别急,手腕放松,眼睛盯着针脚的位置,慢慢来,多练几次就好了。
您看,这样是不是好多了?
王大娘:(试着绣了几针,果然整齐了不少,高兴地说)哎!
真的!
阿绣姑娘,谢谢你!
阿福:(走到一个妇人身边,指着她的绣品)嫂子,您这牵牛花的叶子,颜色用反了,应该是边缘深,中间浅,这样才像真的叶子。
来,我给您换根线,您再试试。
(李三郎走进后院,手里拿着一个账本,脸上带着笑容)
李三郎:(笑着说)老班头,好消息!
咱们上次绣的那批枕套、荷包,三天就卖完了!
还有人来问,什么时候能有新的彩绣品,甚至有人想定制彩绣的衣裳呢!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