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唐绣艺2(2 / 5)

加入书签

,站起身,走到院门口,望着远处的长安城)我年轻时在宫廷绣坊,给皇后绣过一件百鸟朝凤的披风,那披风用了七十二种颜色,光凤凰的羽毛,就用了十几种针法。

后来安史之乱,绣坊散了,我带着几个徒弟出来,本想把彩绣传下去,可没想到……(叹了口气)罢了,没人要,咱们就教给愿意学的人,总有一天,有人会懂彩绣的好。

第二幕:布庄老板的“难题”

场景二:长安城西市,李记布庄(布庄里摆满了各色布料,从粗布到丝绸一应俱全,几个伙计正在整理货架,李三郎坐在柜台后,手里拿着一块蹙金绣的帕子,眉头紧锁)

(王大娘提着一篮鸡蛋,走进布庄,小石头跟在她身后,东张西望)

王大娘:(笑着走到柜台前)李老板,您这有没有便宜点的细布?我想给小石头做件新衣裳。

李三郎:(抬头看了看王大娘,把帕子放在柜台上)王大娘啊,细布有,不过最近行情不好,价格涨了点。

(指了指柜台上的帕子)您看这蹙金绣的帕子,昨天刚进的货,要五十文一块,早上刚卖出去两块,现在的人,就认这个。

王大娘:(凑近看了看帕子,咋舌)这么贵?就绣了点金线,值这么多钱?我平时给人缝补衣裳,一天才赚两文钱,这帕子,够我赚一个月了。

小石头:(拉了拉王大娘的衣角)娘,这帕子上的花好亮啊,比阿绣姐姐绣的差远了!

李三郎:(愣了一下)阿绣姐姐?谁啊?

王大娘:(拍了拍小石头的头)就是城外宫束班的那个小姑娘,上次我去城外采野菜,看见她在院子里绣东西,那绣的牡丹,跟真的一样,连蝴蝶都往上面落呢!

李三郎:(眼睛一眯,站起身)宫束班?我好像听过,说是以前宫里出来的匠人,专做彩绣的?

王大娘:是啊,不过听说他们最近没活计,都快揭不开锅了。

我还想,要是能跟他们学两手,以后给人绣个枕套、鞋面,也能多赚点钱补贴家用。

李三郎:(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彩绣……要是真像您说的那么好,或许……(突然一拍柜台)王大娘,您知道宫束班怎么走吗?我想去瞧瞧。

王大娘:(点头)知道啊,就在城外三里地的柳树院,好找得很!

李三郎:(对伙计吩咐)你们看好铺子,我出去一趟。

(拿起外套,快步走出布庄)小石头,跟你娘带我去!

第三幕:柳树院的“热闹”

场景三:宫束班临时作坊(与第一幕相同,阿福正拿着针线,对着一块白布呆,阿绣在一旁指导他绣一朵简单的牵牛花,老班头在整理工具箱,阿贵、阿力在修补绷架)

(院门口传来脚步声,李三郎跟着王大娘、小石头走进院子,看到院内的景象,愣了一下)

李三郎:(拱手)请问,这里是宫束班吗?在下李三郎,是城西李记布庄的老板。

老班头:(放下工具箱,走上前)正是,不知李老板找我们有何事?

李三郎:(指了指桌上的绣活,眼睛亮)我听王大娘说,贵班的彩绣技艺精湛,特地来瞧瞧。

(走到阿绣身边,看着她手里的绣品)这是您绣的?

阿绣:(腼腆地点点头)是,我在练牵牛花的绣法,用了浅紫和深紫两种线,想绣出花瓣的层次感。

李三郎:(拿起绣品,凑近细看)好!

真好!

你看这花瓣的边缘,用的是齐针,针脚细密,一点都不扎眼,中间的花芯,用的是打籽绣,粒粒饱满,跟真的牵牛花一模一样!

阿福:(凑过来,得意地说)那当然,我们阿绣可是咱们班的“小绣仙”

,还有我,虽然上次绣错了鸳鸯眼,但我现在练平针,比以前好多了!

(拿起自己的白布,上面歪歪扭扭绣了一朵牵牛花,花瓣还缺了一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