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唐曲辕犁(1 / 2)
唐·工坊志:曲辕破荒
第一场:长安城外·宫束班工坊·晨
【晨光斜照进木质工坊,锯木声、刨木声此起彼伏。
二十余工匠围在中央,为的“憨货”
们格外扎眼——班头老鲁膀大腰圆,正用粗粝手掌拍着一块弯木;副手阿福脸带煤灰,怀里揣着半块啃剩的麦饼;学徒小豆子扎着羊角辫,蹲在角落用炭笔在木板上画歪歪扭扭的犁形】
老鲁:(嗓门如钟,拍得弯木“咚咚”
响)都停手!
昨儿个去渭水畔,见老张头用直辕犁耕水田,牛累得直喘,他自己腰都快折了,你们说,咱这宫束班,能不能改改这犁?
阿福:(嚼着麦饼,含糊不清)班头,直辕犁用了百十年了,改它干啥?咱这月的差事是给官宦家做雕花门,别瞎折腾。
小豆子:(举着炭笔跑过来,木板上的犁歪得像条蛇)阿福哥,我觉得班头说得对!
我娘说,去年涝灾,水田难耕,好多人家的稻子都误了时辰。
要是犁能轻快点,牛就不累了。
【工匠们一阵哄笑,有人说“小豆子懂啥”
,有人说“老鲁又犯憨了”
。
老鲁不恼,蹲下身拿过炭笔,在小豆子的歪犁旁画了个弯月形的辕】
老鲁:(指着弯辕)你们看,直辕又长又沉,牛得往前拽,还转不开弯。
咱把辕弄弯了,短点,轻点,牛拉着省力,转弯也灵便。
再在犁底加个“犁评”
,想耕深就往下压,想耕浅就往上提,多省事!
阿福:(咽下麦饼,凑过去摸了摸弯木)可这弯辕得选硬木,还得烤得刚好不裂,咱没试过啊。
万一做坏了,耽误了官家的活,咱宫束班的名声……
老鲁:(拍了拍阿福的肩)名声算啥?咱工匠的手,是用来让老百姓过好日子的,不是光给有钱人雕花的。
从今儿起,每天留两个人做门,其余人跟我琢磨这弯辕犁!
【小豆子第一个举着刨子应和,几个曾在乡下种过地的工匠也慢慢围了过来,哄笑声渐渐歇了】
第二场:宫束班工坊·夜
【工坊里点着十几盏油灯,火苗摇曳。
老鲁、阿福、小豆子和五个工匠围着一堆木料,地上散落着断成两截的弯木、烧焦的木屑】
阿福:(扔了把断锯子,气呼呼地)不行!
枣木太脆,一弯就裂;松木太软,耕两下就变形。
这都试第五种木头了,再这么下去,官家的门可真要误了。
小豆子:(揉着红的手,眼眶有点红)班头,是不是我画的犁不好?要不……咱还是做门吧?
【老鲁没说话,走到墙角,抱出一块黑沉沉的木头——那是去年修老槐树时锯下的槐木,硬实又有韧性。
他拿过斧头,对着木头比划起来】
老鲁:(声音比白天轻了些)小豆子,你画的犁没毛病。
阿福,你忘了?前年咱给城南王老汉修水车,槐木泡在水里三年都没烂,这木头够硬,也够韧,说不定能成。
【众人重新忙活起来,老鲁掌斧,阿福烧火烤木,小豆子拿着湿布,等木头烤到微焦就往上擦,让木头慢慢弯成想要的形状。
油灯从亮到暗,又从暗到亮,天边泛起鱼肚白时,第一根弯辕终于成了——弧度像新月,握在手里比直辕轻了一半】
小豆子:(摸着弯辕,蹦了起来)成了!
班头,阿福哥,成了!
第三场:渭水畔·农田·春
【田里挤满了村民,老张头牵着牛,牛身上套着新做的曲辕犁——弯辕泛着槐木的光泽,犁底的犁评用铜片包了边,阳光下亮闪闪的。
老鲁、阿福、小豆子站在田埂上,手都攥得紧紧的】
老张头:(深吸一口气,扶住犁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