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唐花萼相辉楼(5 / 6)
的。”
赵巧:(脸颊微红,声音却很坚定)回陛下,手艺不分男女,只要用心,女子也能调出好漆,也能为花萼楼出一份力。
【动作】唐玄宗听完,转身对着张九龄和高力士,语气郑重:“你们看,这些民间工匠,没有显赫的出身,却有最珍贵的匠心。
他们用一双手、一把刀、一柄凿,建出了这天下无双的花萼相辉楼。
朕要赏!”
【动作】高力士立刻上前一步:“请陛下示下,如何赏赐?”
唐玄宗:“李班头,赏黄金百两,官升九品,任工部营缮清吏司匠人佐;陈墨、王夯、赵巧,各赏黄金五十两,赐‘巧匠’牌匾;宫束班所有工匠,每人赏绢十匹、米五石,免徭役三年!”
【动作】众工匠闻言,纷纷跪地谢恩,声音响彻工地:“谢陛下隆恩!”
李憨眼眶红,他没想到,民间工匠不仅能建出皇家高楼,还能得到陛下如此重的赏赐。
【动作】张九龄走上前,躬身道:“陛下,这些工匠凭手艺得赏,既彰显了陛下对匠心的重视,也能让天下工匠知晓,只要用心做事,便能得到认可。
此举甚妥。”
唐玄宗:“张宰相说得对。
这花萼楼,不仅是朕与诸王的情谊见证,更是天下工匠匠心的见证。
今日楼成,朕要在此设宴,与诸王、众卿,还有各位工匠,一同赏楼!”
【动作】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花萼相辉楼的飞檐上,“晚霞漆”
与真晚霞交相辉映,朱红的柱、雕花的梁,在暮色中愈壮观。
工匠们坐在楼前的空地上,捧着陛下赏赐的酒碗,喝着烈酒,聊着这一年的辛苦与荣耀。
李憨看着眼前的高楼,又看了看身边笑闹的工匠们,突然觉得,所有的奔波、争执、疲惫,都化作了心头的暖意。
陈墨:(举着酒碗凑到李憨身边)班头,你说这楼能站多少年?
李憨:(喝了一口酒,眼神坚定)只要后人不糟践,它能站一百年、一千年!
咱们的手艺,会跟着这楼,一直传下去!
王夯:(也举起酒碗,难得露出笑容)对,传下去!
赵巧:(跟着点头,眼里闪着光)让以后的人都知道,唐开元十四年,有一群民间工匠,建了一座花萼相辉楼!
【动作】李憨举起酒碗,对着夕阳,对着高楼,对着身边的工匠们,大声喊道:“为了花萼楼!
为了咱们的手艺!
干!”
“干!”
众工匠齐声响应,酒碗碰撞的声音,与楼檐上风铃的轻响,一同消散在晚霞满天的长安暮色里。
花萼相辉楼矗立在兴庆宫旁,飞檐映日,雕梁凝辉,不仅见证了帝王的兄弟情谊,更镌刻下了一群民间工匠,用匠心与执着写就的传奇。
第四幕:岁月留痕,匠心传世
场景四:花萼相辉楼前,十年后,春
【时】唐开元二十四年,春,巳时
【景】花萼相辉楼依旧矗立,楼檐的“晚霞漆”
虽添了些岁月痕迹,却依旧鲜亮;栏杆上的“衔花雀”
历经风雨,依旧活灵活现。
楼前挤满了百姓,有的驻足观赏,有的对着楼体指指点点,赞叹不已。
李憨已年近五十,头添了些白霜,却依旧穿着工匠的短打,正带着几个年轻学徒,检查楼体的木构。
【动作】一个学徒指着一根梁枋,疑惑地问:“师傅,这梁枋的雕花看着有点松,要不要修一修?”
李憨:(用手轻轻敲了敲梁枋,仔细听着声音,摇了摇头)不用,这是老木头的正常纹路,声音清亮,说明里面没糟。
咱们当年选的都是百年的松木,又做了防腐处理,再站几十年没问题。
【动作】这时,一个穿着锦缎的少年走到李憨面前,躬身行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