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隋朝36(3 / 6)
。
(对身后的小吏说)把地基的情况记下来,回去禀报陛下。
【王参军离开后,铁蛋凑到宫束班身边】
铁蛋:掌事,你刚才那股子“憨劲”
,倒把王参军唬住了。
宫束班:(笑了笑,拍了拍铁蛋的头)啥憨劲?这叫“省料不省工”
。
工匠做事,不能只看表面,得会变通。
快去把那破损的石板处理了,别耽误铺地基。
【铁蛋应了一声,扛着石板离开。
老木走到宫束班身边,递给他一个水囊】
老木:束班,你刚才说的“石灰糯米浆”
,是你昨儿晚上琢磨出来的吧?我看你半夜还在帐篷里捣鼓石灰。
宫束班:(喝了口水,挠了挠头)可不是嘛。
春娘说她在家做年糕的时候,糯米浆粘得很,我就想,用糯米浆混石灰,填缝隙肯定结实。
没想到还真管用。
【远处,春娘正领着民工铺青石板,民工们一边铺一边唱着号子,声音在河畔回荡】
第三幕:仓窖巧思
场景三:仓窖建造现场(一个月后,地基已铺好青石板,三十个仓窖的雏形已显现,工匠们正在给仓窖内壁抹泥)
【午后,阳光有些刺眼。
宫束班站在一个刚挖好的仓窖旁,手里拿着一根长竹竿,往窖壁上戳了戳。
老木蹲在窖口,用墨斗在窖壁上弹线。
铁蛋带着几个石匠,正在给窖底铺细沙】
春娘:(提着一个篮子走过来,里面装着馒头和咸菜)掌事,老木师傅,该歇晌了,吃点东西吧。
宫束班:(从窖里爬出来,拍了拍身上的土)正好,俺也饿了。
春娘,你看这窖壁,俺们抹了一层“草泥”
,里面混了麦秆,能防止窖壁开裂。
春娘:(拿起一块抹在窖壁上的草泥,摸了摸)这草泥倒挺结实。
不过,这仓窖深三丈,粮食放进去,怎么通风啊?要是闷着,粮食容易芽。
宫束班:(咬了一口馒头,眼睛一亮)春娘,你这话问到点子上了!
俺们正琢磨这事呢。
老木,你跟春娘说说。
老木:(喝了口粥,慢悠悠地说)俺们打算在每个仓窖的顶部,留一个“通风孔”
,孔里插一根中空的竹筒,竹筒外面裹上麻布,既能通风,又能挡雨。
另外,窖底铺三层细沙,每层沙之间铺一层油纸,能防潮。
铁蛋:(嘴里塞满馒头,含糊地说)俺还建议,在仓窖旁边挖一条“排水沟”
,要是下雨,水就能顺着沟流到黄河里,不会淹到窖底。
宫束班:(点点头,拍了拍铁蛋的肩膀)铁蛋这主意不错。
不过,排水沟得挖得比窖底低,不然水还是会渗进去。
栓子,你下午去测测窖底的高度,再定排水沟的深度。
栓子:(嘴里叼着半个馒头,用力点头)好嘞!
【这时,一个民工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块霉的麦饼】
民工甲:(声音颤)宫掌事!
春娘!
俺们带来的干粮,有几块霉了!
这才放了半个月,就霉了,要是粮食放进仓窖,会不会也这样?
【众人脸色都沉了下来。
春娘接过霉的麦饼,看了看,又闻了闻】
春娘:这麦饼是在潮湿的地方放久了,才的霉。
仓窖要是不做好防潮通风,粮食肯定也会霉。
宫束班:(皱着眉,站起身,走到仓窖旁,又仔细看了看窖壁和窖底)俺们得再加点“料”
。
老木,你去山里找些“木炭”
,碾碎了,混在草泥里,木炭能吸潮气。
铁蛋,你在窖底的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