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唐沉香亭(6 / 6)

加入书签

们赏牡丹、听乐师奏乐,脸上都带着憨实的笑——他们这群“憨货”

,用自己的手艺,在大唐的历史上,留下了一座永远的沉香亭。

尾声:沉香亭下,匠名流传

场景六:沉香亭,十年后(玄宗天宝四年)

【沉香亭依旧完好,亭柱上的牡丹雕花还是那么鲜活,斗拱上的金粉依旧闪亮。

小墨已经成了宫束班的新班主,正带着几个小徒弟在亭下测量,教他们辨认沉香木的纹理。

小徒弟:师父,您说当年老班主他们,是怎么把牡丹雕得这么活的?

小墨:(摸着亭柱上的雕花,笑着说)当年你老班主爷,天天对着牡丹看,看了整整一个月,连吃饭都在想花瓣的样子。

做工匠,就得有这“憨劲”

——心无旁骛,只想着把活做好。

【不远处,几个宫人正陪着杨贵妃在赏牡丹,杨贵妃手里拿着一朵牡丹,笑着对身边的宫女说:“这沉香亭,建得真好,这么多年了,还是这么结实,雕的牡丹也好看,比宫里的假花还真。”

宫女:娘娘,听说当年建这亭的,是民间的“宫束班”

,一群特别憨实的工匠,为了选好木料,还跟工部的监工吵过架呢!

杨贵妃:(笑着点头)憨实好啊,憨实的人,做的活才扎实。

陛下常说,这沉香亭,是大唐最好的亭,因为它藏着民间工匠的真心。

【小墨听到她们的话,脸上露出了笑,转身对小徒弟们说:“看到了吧?咱宫束班的名字,会跟着这沉香亭,一直传下去。

你们以后做活,也要像老班主、像石头叔、胡三叔那样,拿出‘憨劲’,把每一件活都做好,别丢了宫束班的脸。”

【小徒弟们齐声答应,声音清脆,飘在沉香~亭下,和牡丹的香气一起,飘向远方。

而那座用真心和手艺建成的沉香亭,就像一颗闪亮的珠子,镶嵌在大唐的土地上,见证着大唐的繁华,也见证着一群民间工匠的“憨劲”

与匠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