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唐滕王阁(1 / 4)
筑阁引华章——滕王阁营造记
第一幕:诏下洪州,匠聚豫章
时间:唐永徽四年,春
地点:洪州都督府衙署外广场
人物:
-宫束班:五十余岁,民间工匠统领,满脸风霜却眼含精光,手上布满老茧
-陈三郎:二十岁,宫束班徒弟,手脚麻利却爱咋咋呼呼
-李木匠:四十岁,擅雕花,性子慢热
-王石匠:四十五岁,懂夯土,嗓门洪亮
-洪州兵曹:三十岁,持公文,神态严肃
(【幕启】广场上稀稀拉拉站着二十多个工匠,有的扛着锛子,有的提着墨斗,陈三郎正踮着脚往衙署门口望,宫束班则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泥里画着什么)
陈三郎:(扯了扯宫束班的衣角)师父,您说这都督府召咱们来,到底是要干啥?前儿个我听茶馆掌柜说,好像是要盖座大阁楼哩!
宫束班:(抬头瞪他一眼,把树枝扔开)少瞎琢磨,官府的事,等会儿自然知晓。
把手边的刨子擦干净,别让人看了笑话。
(【脚步声由远及近】洪州兵曹捧着一卷明黄公文走出衙署,工匠们瞬间安静下来,纷纷站直身子)
洪州兵曹:(展开公文,清了清嗓子)奉太宗皇帝之弟、滕王李元婴令:洪州为江南要地,当建高阁以显盛世气象。
今召民间工匠百余人,由宫束班统领,于赣江之滨营建滕王阁,限一年完工,不得有误!
(工匠们哗然,王石匠往前迈了一步)
王石匠:兵曹大人,这赣江边的土是沙质的,要建高楼,地基可得打牢实,一年时间怕是紧了些!
李木匠:(跟着点头)是啊,阁楼要精美,梁上雕花、窗棂镂刻都得费功夫,急不得啊!
陈三郎:(小声嘀咕)师父,他们都说难,咱们真能成?
宫束班:(站起身,声音不高却有力量)兵曹大人,我宫束班带徒弟造屋三十年,从没人说我建的房子不结实、不漂亮。
一年时间,够了!
但有一事求大人:建阁用的木料、石料,得给咱们挑最好的——樟木要百年的,青石得从西山采,不能掺半分次品。
洪州兵曹:(点头)此事都督已吩咐过,物料随你们挑。
明日起,赣江边的工地就交予你们了。
(【洪州兵曹转身回衙署】工匠们围上宫束班,陈三郎一脸兴奋)
陈三郎:师父,咱们要盖滕王阁啦!
以后全天下的人都能看见咱们造的楼!
宫束班:(拍了拍他的头)先别高兴太早,这阁要建三层,高九丈,檐角要翘出三尺,还得刻上“滕阁秋风”
的纹样。
从今天起,每天卯时上工,酉时收工,谁也不许偷懒!
(【工匠们齐声应和,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赣江水在远处泛着金光】)
第二幕:夯土雕花,汗浸木石
时间:唐永徽四年,夏
地点:滕王阁工地
人物:
-宫束班
-陈三郎
-李木匠
-王石匠
-刘瓦匠:三十五岁,擅铺瓦,脾气急躁
-小豆子:十五岁,学徒,负责递工具
(【幕启】工地上尘土飞扬,十几个工匠光着膀子夯地基,王石匠喊着号子,汗水顺着脊梁往下淌。
李木匠坐在木架上,手里拿着刻刀,正在雕一根梁木。
陈三郎扛着一根圆木,气喘吁吁地跑过来)
陈三郎:(把圆木放在地上,抹了把汗)师父,这根樟木够粗吧?我跟山下的樵夫好说歹说,才让他们帮忙抬上来的。
宫束班:(走过去,用手敲了敲圆木,又凑近闻了闻)嗯,是百年的老樟木,纹理紧实,防虫。
你去把刘瓦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