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隋朝29(1 / 4)

加入书签

隋宫食记·碎金录

人物表

-林阿灶:男,三十岁,宫束班(宫廷营造工坊)伙夫,出身江南厨户,手巧心细,嗜好吃也爱琢磨吃

-赵夯:男,三十五岁,宫束班木作匠人,身材魁梧,性格爽朗,吃货中的“豪放派”

,最馋肉和油香

-钱小乙:男,二十二岁,宫束班漆作匠人,年纪最轻,嘴刁,擅长挑食材毛病,也爱给林阿灶出主意

-孙老栓:男,五十八岁,宫束班石作匠人,资历最老,懂些宫廷规矩,常帮年轻人打掩护,爱吃软糯口的

-李监工:男,四十岁,宫束班监工,刻板严肃,但对“吃”

的抵抗力弱,尤其爱尝新鲜吃食

第一幕:暑日闲隙,宫束班的“食荒”

场景一:宫束班后院伙房外,正午

【暑气蒸腾,太阳把青砖地晒得烫,宫束班的匠人都歇了工,三三两两聚在后院树荫下扇扇子。

伙房的烟囱没冒烟,林阿灶蹲在门槛上,手里拿着半块干硬的麦饼,愁眉苦脸地啃着】

赵夯(光着膀子,擦着额头上的汗,凑到林阿灶身边):阿灶,今儿就吃这个?昨儿那野菜粥好歹还有点汤水,这麦饼能噎死人!

钱小乙(摇着一把破蒲扇,从廊下走过来,手里捏着一颗酸枣):夯哥你就别抱怨了,这月宫里头省用,御膳房那边都减了份例,咱们这伙房能有麦饼就不错了。

你看我这酸枣,还是早上在宫墙根下摘的,酸得牙都快倒了。

孙老栓(坐在老槐树下,眯着眼晃着竹椅,手里端着一碗凉茶):可不是嘛,前儿听说陛下要修运河,国库都往那边挪了,咱们这些底下人,吃食上就得紧着点。

就是这天气太热,光吃干的,下午干活都没力气。

林阿灶(把麦饼放下,拍了拍手上的渣子):孙叔说得是,下午还要给新造的偏殿上梁,扛木料可是力气活,吃这些确实顶不住。

我琢磨着,伙房里还有点糙米,就是太糙,煮出来不好吃,还有几个剩下的鸡蛋,要是能弄点花样,说不定能顶饿又开胃。

赵夯(眼睛一亮,拍了下大腿):哎!

阿灶你可是咱们宫束班的“厨神”

,你说了算!

不就是糙米和鸡蛋嘛,你随便弄,就算是炒糊了,我也能吃两大碗!

钱小乙(凑过来,挑了挑眉):别吹太早,夯哥,阿灶的手艺是好,但糙米太硬,得先泡软了才好吃。

还有鸡蛋,要是光炒鸡蛋,也没什么新意,不如……咱们加点别的?

孙老栓(睁开眼,慢悠悠地说):伙房角落里好像还有点去年剩下的腊肉,我前儿收拾的时候看着了,就是有点干,泡软了切小丁,说不定能增点油香。

林阿灶(眼睛也亮了,站起身):孙叔这主意好!

腊肉丁出油,糙米泡软了炒着香,再把鸡蛋黄打匀了裹在饭上,说不定能好看又好吃!

走,咱们去伙房试试!

场景二:宫束班伙房内,午后

【伙房不大,灶台、案板、米缸摆得整整齐齐。

林阿灶先把糙米倒进陶盆里,加温水泡着,又找孙老栓拿来腊肉,用温水泡软,切成小丁。

赵夯在一旁帮着烧火,钱小乙则在案板上把葱蒜切碎】

钱小乙(看着林阿灶切腊肉,皱了皱眉):阿灶,腊肉切得再小点儿,不然一口下去全是肉,盖过饭的香味了。

还有葱蒜,得多放,夏天吃着开胃。

林阿灶(笑着点头,把腊肉丁再改刀):听你的,小乙。

不过这糙米得泡半个时辰,不然炒的时候夹生。

赵夯(往灶膛里添了块柴,火苗“噼啪”

响):泡!

咱们有的是时间,下午监工李头儿去前殿对账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我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