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隋朝26(3 / 4)

加入书签

不能横着画。

你看,这里的鳞片画反了,所以看着乱。

赵小娘子(拿起一支小号的狼毫笔,蘸了一点黑色的颜料,在旌旗的空白处轻轻画了几笔):我觉得,龙的眼睛要画得有神些,用黑色的颜料点一点,再用白色的颜料在旁边画一点高光,这样龙就像活过来一样。

杨契丹(点点头,接过赵小娘子手里的笔,按照张五郎说的,重新勾勒龙纹的鳞片,又在龙的眼睛处点了一点黑色,加了一点白色高光):哎,这么一改,果然不一样了!

你们俩真是我的救星,不然我这画,就得成“乱麻旌旗图”

了。

李三郎(端着一个木盘走进来,盘子里放着四碗粟米粥和几碟小菜,有腌黄瓜和酱萝卜):杨大哥,张五郎,赵小娘子,吃饭了!

王阿婆说,先喝粥垫垫肚子,下午再接着画。

【几人放下手里的笔,围坐在桌旁,拿起碗喝粥。

李三郎喝得最快,几口就把碗里的粥喝完了,又拿起一根腌黄瓜,咯吱咯吱地嚼着】

李三郎:杨大哥,下午咱们画使臣吧!

我昨天听侍卫说,突厥的使臣有个大胡子,都快到胸口了,还编了小辫子,可有意思了。

杨契丹(咽下嘴里的粥,笑着说):行,下午就画使臣。

不过你可别捣乱,使臣的打扮不能画错,要是画错了,传到陛下耳朵里,咱们几个憨货,可就惨了。

张五郎(慢条斯理地喝着粥,放下碗说):画使臣时,要注意他们的贡品。

突厥的贡品是骏马,西域的贡品是琉璃瓶和象牙,这些都要画在使臣的手里或身边,不能漏了。

赵小娘子(拿起一块酱萝卜,小口咬着):我觉得,使臣的表情也很重要。

突厥的使臣性格豪爽,表情要画得开朗些,嘴角上扬;西域的使臣比较拘谨,表情要画得严肃些,眉头微微皱着。

王阿婆(从外面走进来,手里拿着一筐新鲜的桃子,放在桌上):刚从宫里的桃树上摘的桃子,新鲜得很,你们吃完粥,吃个桃子解解渴。

杨契丹(拿起一个桃子,擦了擦上面的绒毛,咬了一口,汁水顺着嘴角流下来):真甜!

王阿婆,谢谢您!

您这桃子,比市面上买的甜多了。

王阿婆(笑着摆手):谢什么,都是自家孩子。

你们好好画画,要是缺什么,就跟我说,我去给你们找。

【几人吃完午饭,李三郎收拾好碗筷,杨契丹和张五郎又回到桌旁,拿起笔继续画。

赵小娘子坐在一旁,帮他们整理颜料,偶尔提点建议。

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们身上,画面温馨又热闹】

第三幕:画成之日

场景三:宫束班画师院-暮-内

【傍晚的夕阳,把天边染成了橘红色,余晖洒在画师院的宣纸上。

《隋朝正会图》已经基本完成,大兴殿巍峨耸立,朱红的柱子,黄色的瓦片,透着皇家的气派。

殿内,隋炀帝坐在龙椅上,身穿明黄色的龙袍,神情威严。

殿外的台阶上,文武百官整齐排列,绯色和紫色的朝服交相辉映,腰间的玉带闪闪光。

台阶下,突厥使臣穿着黑色皮袍,帽子上插着羽毛,手里牵着一匹骏马;西域使臣穿着蓝色长袍,手里捧着琉璃瓶,表情拘谨。

仪仗队里,举着旌旗的士兵,敲编钟的乐师,都画得栩栩如生】

杨契丹(后退几步,看着《隋朝正会图》,忍不住拍手叫好):成了!

成了!

咱们这几个憨货,总算把这画给画成了!

张五郎(也后退几步,仔细看着画,嘴角微微上扬):细节都没问题,百官的品级,使臣的打扮,仪仗的排列,都和当时的场面一样。

李三郎(凑到画旁,指着突厥使臣的大胡子,笑得合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