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隋朝21(1 / 4)

加入书签

隋·工坊记:青铜铙声

剧本类型

历史轻喜剧

人物表

1老班头:5o岁,宫束班掌事,手艺精湛却爱念叨,总嫌徒弟们“不务正业”

2大牛:25岁,力气大,脑子直,擅长锻打,常被师父骂“憨牛”

3小吏:岁,读过两年书,喜欢琢磨纹饰,总被大牛笑“酸秀才”

4阿禾:2o岁,手脚麻利,负责打磨、清理,是班组里的“细节控”

5李监工:4o岁,工部派来的监工,表面严肃,实则爱凑热闹

6杂役甲、乙:宫束班帮工,负责搬运物料

第一幕:闲得慌的工坊

场景

隋大业三年,洛阳城外宫束班工坊——院内堆着半人高的青铜料,墙角立着未完工的门环模具,锻造炉的余温还在,几缕青烟慢悠悠飘向天空。

【开场】

(老班头蹲在门槛上,手里捻着块青铜碎料,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

大牛光着膀子,扛着根铁砧子在院里转圈,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夯歌。

小吏蹲在石案前,拿着根炭笔在纸上画些歪歪扭扭的纹路,阿禾正蹲在炉边,用小刷子给刚铸好的铜钉除锈。

老班头:(把青铜碎料往地上一扔)停!

都给我停!

这都闲了三天了,工部那边连个活计的影子都没有,再这么晃下去,咱们宫束班的手艺都要锈了!

大牛:(把铁砧子往地上一墩,震得尘土飞扬)师父,不是俺想晃啊!

前儿个那批殿门铜件送完,李监工就说“且歇着”

,俺这膀子力气没处使,再不转圈都要憋出病了!

阿禾:(停下手里的活,抬头看老班头)师父,刚磨好的铜钉都码了三箱了,再磨下去,钉头都要磨没了。

小吏:(推了推额前的碎,把画纸递过去)班头,您看我画的这组云纹,要是刻在铜器上,保准比上次那组好看。

就是……没地方刻。

(老班头接过画纸,扫了两眼,又扔回石案):好看有啥用?没活计,你这云纹就是纸上的影子!

咱们是打铁铸铜的,不是画符的!

(这时,李监工背着双手,迈着四方步从院外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杂役,手里各拎着个布包。

李监工:(老远就笑)老班头,这是跟谁置气呢?老远就听见你嗓门了。

老班头:(赶紧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李监工?您怎么来了?是有新活计了?

李监工:(走到院中央,指了指杂役手里的布包)活计没有,不过给你们送点“玩意儿”

前儿个清理旧府库,翻出些前朝的青铜残片,还有本记载“铙”

的旧册,你们要是闲得慌,不如琢磨琢磨,能不能把这玩意儿给铸出来?

(大牛凑过去,一把掀开布包,里面是几块泛着绿锈的青铜片,还有一本泛黄的竹简,上面的字都快看不清了。

大牛:(拿起一块青铜片,掂量了掂量)这玩意儿就是“铙”

?看着跟破铜片子没啥区别啊,铸它干啥?

李监工:(瞪了大牛一眼)你懂啥?这铙是前朝祭礼用的乐器,声儿洪亮,能传好几里地。

如今陛下要修天坛,正缺件像样的礼器,你们要是能铸出来,那可是大功一件!

老班头:(拿起竹简,眯着眼看了半天)这上面的字都模糊了,形制、尺寸都不全,就凭这几块残片,怕是……

小吏:(突然凑过来,眼睛亮了)班头!

我前儿个在书坊里见过一本《考工记》,里面提过铙的形制,说“铙体似铃,口朝上,柄在下,可执可悬”

咱们要是把残片的纹路对上,再按《考工记》的说法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