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隋朝24(2 / 4)

加入书签

重。

老墨(起身走到颜料案边,端起一碗石绿):你看,掺了点石青,颜色亮但不刺眼,涂在背景的屏风上正好。

要是觉得淡,还能再添点。

展子虔(蘸了点石绿在纸上涂了涂,点点头):正好!

今天天气好,光线足,咱们就把《授经图》的稿子定下来。

阿柴,你负责画授经的先生,注意先生的神态,要温和又有威严;瘦竹,你画旁边听讲的弟子,弟子的动作要专注,不能太呆板;小砚,你帮老墨调颜料,顺便把绢布裱在画框上;老墨,你盯着整体的色调,别让前景和背景脱节。

众人(齐声应道):好!

【动】阿柴赶紧把案上的旧绢挪开,铺上展子虔刚带来的新绢;瘦竹找了块干净的布,把案几擦得亮;小砚跟着老墨走到颜料案边,帮着递颜料罐;展子虔则站在中间,手里拿着支炭笔,在纸上勾着大致的构图,阳光落在他的肩上,映得他的影子格外清晰。

第二幕:画房一角·午·内

【景】日头升到了头顶,窗棂外的柳絮飘得更密了。

画房里弥漫着墨香和颜料的味道,案上的绢布已经勾出了大致的轮廓:中间是位坐着的先生,手里拿着一卷经书,旁边围着三个弟子,有的低头记笔记,有的抬头提问。

展子虔正站在阿柴身边,看着他画先生的面部。

【情】阿柴握着笔,手有点抖,笔尖在先生的眉毛处顿了顿,又轻轻描了描。

展子虔皱着眉,伸手把住他的手腕,慢慢往下带。

展子虔(声音放轻):先生的眉毛要“如远山含黛”

,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

你看,从眉头到眉尾,要慢慢变细,这样才显温和。

你刚才太急了,眉头画得太粗,看着像在生气,哪像授经的先生?

阿柴(跟着师傅的手移动笔尖,呼吸都放轻了):师傅,我总怕画浅了显不出来,就忍不住多描了两笔。

展子虔(松开手,指着绢上的人物):墨色要“淡中见浓”

,不是越浓越好。

你看,先生的眼睛要画得有神,瞳孔用浓墨,眼白留出来,这样一看就像在跟弟子说话。

你试试,先蘸点淡墨,把眼睛的轮廓勾出来,再用浓墨点瞳孔。

【动】阿柴点点头,蘸了点淡墨,小心翼翼地勾着眼睛的轮廓。

小砚端着调好的淡赭石颜料走过来,站在旁边等着,手里还拿着块干净的布,生怕颜料洒了。

小砚(小声):师傅,淡赭石调好了,要不要先给先生的面部上色?

展子虔(回头看了眼颜料碗):正好,等阿柴把眼睛画完,就上色。

小砚,你记住,面部上色要薄,得一层一层涂,不能一次性涂太厚,不然会显得僵硬。

小砚(赶紧点头,把布放在案边):我记住了,一层一层涂,不能厚。

【动】瘦竹走到展子虔身边,手里拿着画好的弟子像,递了过去。

瘦竹(有点紧张):师傅,你看弟子的衣褶这样画行不行?我按照你说的,用了“高古游丝描”

,线条尽量流畅些。

展子虔(接过画,仔细看了看):不错,比上次进步多了。

你看这个弟子低头记笔记的动作,衣褶的走向很对,能看出身体的弧度。

就是这个弟子的袖口,再往外飘一点,显得更灵动。

瘦竹(赶紧拿起笔):我这就改!

刚才总怕飘得太厉害,没敢多画。

老墨(端着石绿颜料走过来,放在案上):背景的屏风可以开始涂了,石绿调得正好,涂一层就能显颜色。

展子虔(指着绢上的屏风轮廓):好,老墨,你帮着小砚涂屏风,注意别涂出轮廓外。

阿柴,你把先生的面部颜色上好,瘦竹,你改完弟子的衣褶,就画弟子手里的经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