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隋朝2(1 / 4)
隋·西苑造筑记
人物表
-宫束班:工艺门木工班底,共12人,以“憨”
为群像特质——做事认死理、不懂变通却手艺精湛,对木材纹理、建筑尺度有近乎本能的执着。
-李班头:宫束班领头人,五十余岁,手上满是老茧,总揣着半截墨斗,说话直来直去,认“木头理”
不认“人情理”
。
-王小憨:宫束班最年轻的工匠,二十岁,力气大却常犯“轴”
劲,总因纠结“榫卯差半分”
被李班头骂,却能一眼看出木材应力缺陷。
-张老憨:宫束班老工匠,六十岁,背微驼,擅长雕刻,总把“木料会疼”
挂在嘴边,雕龙刻凤时能对着一块木头愣半天。
-监造官:隋炀帝派来的西苑监工,三十余岁,穿锦袍,说话拿腔拿调,总嫌宫束班“慢”
,却不懂建筑门道。
-小吏:监造官随从,负责传信、记录,性格怯懦,常夹在监造官与宫束班之间为难。
第一幕:诏下洛阳,憨班领命
场景一:洛阳城外,工艺门作坊
【时间】隋大业元年(公元6o5年),春,辰时
【布景】作坊院内堆着数十根樟木、楠木,木屑在晨光里飘飞,墙角摆着刨子、凿子、墨斗等工具,李班头正蹲在地上,用墨斗在木头上弹线,王小憨蹲在旁边,手里攥着半截木尺,盯着木头纹理呆。
张老憨坐在屋檐下,拿着刻刀在一块桃木上雕一朵莲花,其余工匠或磨工具,或拼榫卯,院角的狗趴在木屑堆里打盹。
【监造官】(迈着方步走进作坊,锦袍扫过地上的木屑,皱眉抬脚)李班头何在?
【李班头】(听见声音,手里的墨斗线没断,先把木头上的线画完,才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官爷找俺?
【监造官】(从袖里掏出一卷黄绸诏纸,展开时故意让绸子扫过王小憨的木尺)陛下有旨,营建西苑,令尔工艺门宫束班,造积翠池仙山台阁、龙鳞渠十六院楼观,限半年完工,不得有误!
【王小憨】(突然站起身,手里的木尺“啪”
地掉在地上)半年?仙山台阁要搭三层,木梁得阴干三月才不裂,半年咋够?
【李班头】(瞪了王小憨一眼,却没骂他,转向监造官)官爷,不是俺们抗旨。
这造楼跟养孩子似的,木料得“顺脾气”
——樟木怕潮,得架在通风处阴干;楠木重,梁架得先拼小样,差半分榫卯,日后准塌。
半年太短,俺们不敢拿陛下的园子开玩笑。
【监造官】(把诏纸往小吏手里一塞,指着李班头的鼻子)你这老憨!
陛下要的是“宏伟大气”
,要的是“万国来朝时能看见”
,你跟朕扯什么“木料脾气”
?明日起,你们搬去西苑工地,日夜赶工,少一根钉子、慢一天工期,都按抗旨论处!
【张老憨】(放下刻刀,慢慢走过来,摸了摸身边的樟木)官爷,木料会疼啊。
要是没阴干就往上搭,日后木头裂,楼歪了,不仅俺们掉脑袋,陛下的脸面也不好看不是?
【监造官】(被“木料会疼”
噎了一下,又硬起语气)少啰嗦!
明日卯时,工地见!
(甩袖就走,小吏赶紧捧着诏纸跟上,出门时还踩滑了一块木屑,差点摔跤)
【王小憨】(看着监造官的背影,捡起木尺)班头,这官爷啥也不懂,半年咋造得出不塌的楼?
【李班头】(蹲下身,重新拿起墨斗,往木头上弹了一道直线)不懂就不懂,咱懂木头就行。
今晚把院里的木料都盘点了,挑最干的先运去工地,剩下的找通风的地方架起来阴干——就是熬通宵,也得让木料“顺了脾气”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