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三国43(1 / 4)

加入书签

蜀道天工

人物表

-宫束:“宫束班”

班主,四十余岁,手掌布满老茧,眼神却似淬火精铁,看似粗憨实则心思缜密,懂古法营造,信“木石有灵”

-夯子:宫束班大徒弟,二十出头,力大如牛,性子耿直,常扛着比人高的夯锤,是班中“活夯机”

-榫儿:宫束班二徒弟,十八九岁,手指纤细灵活,擅辨木性、凿制榫卯,能在方寸木料上刻出“扣合无缝”

的巧活

-老石:民间石匠,六十余岁,背微驼,腰间常挂着半块墨玉,曾参与过秦汉古桥修建,懂山石脉络

-诸葛亮:蜀汉丞相,羽扇纶巾,眼神深邃,对修路一事既盼又忧

-姜维:蜀汉参军,年轻气盛,起初不信民间工匠能成大事

-山神(虚影):摩天岭山神,仅在危难时现形,身形似山岩凝结,声音如谷中回声

第一幕:汉中急诏

场景一:汉中丞相府偏厅-日-内

【厅内烛火摇曳,案上摊着一张泛黄的蜀道图,诸葛亮指尖在“金牛道”

字样上反复摩挲,眉头微蹙。

姜维立于一侧,甲胄未卸,风尘仆仆】

姜维

(拱手)丞相,粮草已从成都押运至南郑,可金牛道险段坍塌过半,粮车日行不过十里,若遇阴雨,恐要滞留山间。

此前派去的工匠队,三日便折了两架木桥,还伤了五人……

【诸葛亮轻叹,将羽扇放在案上,目光望向窗外连绵的雨雾】

诸葛亮

(声音低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当年先主入蜀,便困于此道;如今北伐在即,此道便是蜀军的“粮脉”

寻常工匠只懂砌墙盖屋,不懂山性、木性,如何能修这通天之路?

【门外传来脚步声,侍卫躬身入内,手中捧着一块木牌,木牌上刻着“宫束班”

三字,边缘还沾着木屑】

侍卫

启禀丞相,府外有一群工匠求见,领头者自称宫束,说能修金牛道,还带了这个……

【诸葛亮接过木牌,指尖触到木屑时,忽然一顿——木牌上的纹理竟顺着指腹微微烫。

他抬眸,眼中闪过一丝讶异】

诸葛亮

传他们进来。

场景二:汉中丞相府庭院-日-外

【庭院内,宫束领着夯子、榫儿、老石站在雨里,身上粗布短打已被淋湿,却个个腰杆笔直。

夯子肩上扛着的夯锤,锤头还沾着新鲜的黄土;榫儿手里攥着一小块松木,正无意识地摩挲着木纹】

【诸葛亮走出厅门,羽扇轻挥,拂去身前雨丝。

姜维跟在身后,目光扫过几人,见他们衣着朴素,甚至有些破旧,嘴角露出一丝不屑】

姜维

(上前一步)尔等便是宫束班?可知金牛道险段多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会坠入深渊?前几批工匠……

夯子

(打断姜维,声音洪亮)将军莫说那丧气话!

俺们宫束班修过秦岭的栈道,爬过巴山的崖壁,只要山里的木头肯“听话”

,石头肯“搭手”

,就没有修不通的路!

【姜维被噎得一怔,正要作,宫束上前一步,抬手按住夯子的肩,目光望向诸葛亮】

宫束

(拱手)草民宫束,见过丞相。

俺们不懂兵法,却懂“路要顺着山走,桥要跟着水来”

金牛道坍塌的地段,草民昨日去看过,不是山要拦路,是先前的桥没“认”

准山势——木柱插得太浅,石基压得太偏,就像人站在坡上没踩稳,自然要摔。

【诸葛亮眼中精光一闪,羽扇指向案上的蜀道图】

诸葛亮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