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三国42(5 / 6)

加入书签

蜀汉地界的人都会善待你们。

宫束班:(双手接过令牌,郑重地说)多谢将军。

这八里桥就交给将军了,若日后桥有损坏,派人捎个信,我们工艺门的人随叫随到。

周仓:(走上前,拍了拍石头的肩膀)石头,以后要是想打仗,就来投奔我,保证让你有仗打!

石头:(咧嘴笑)俺还是喜欢造桥,等俺造了更多的桥,再来看将军!

巧娘:(拿出一个木雕的小兔子,递给关羽身边的随从)这是我雕的,给将军的小公子玩吧。

【关羽看着眼前的工匠们,心中满是不舍,长髯微微颤动。

他翻身上马,又勒住缰绳,回头看向宫束班一行人,声音带着几分郑重。

关羽:宫班头,诸位匠人,此去路途遥远,务必保重。

他日若蜀汉北伐成功,天下太平,本将军必派人寻你们,再请你们为天下百姓多造几座平安桥!

宫束班:(拱手躬身)将军此言,草民记在心里。

愿将军早日平定乱世,让百姓能安稳度日,那时便是我们工匠最高兴的日子。

【马蹄声渐起,关羽带着周仓及士兵缓缓离去,赤兔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许昌城外的官道上。

宫束班握着那块刻有“工艺门”

的木牌,指尖摩挲着木纹,眼中泛起微光。

石头:(看着远去的蜀军,挠了挠头)班头,咱们接下来去哪?是去荆州找木料,还是去汉中看看那边的桥?

老墨:(拄着木尺,笑着说)去哪都行,只要咱们这群人在一起,有刨子、凿子在手里,到哪都能造桥。

巧娘:(从包袱里拿出一张叠好的图纸,递给宫束班)班头,这是我画的“曲木廊桥”

图纸,以后咱们要是遇到窄一些的河,就能造这种桥,既好看又能遮风挡雨。

宫束班:(接过图纸,展开一看,眼中满是惊喜)巧娘,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精了!

等咱们找到合适的地方,就照着这图纸造一座,让大伙也尝尝住廊桥的滋味。

【众工匠收拾好工具箱,推着木车,沿着八里桥缓缓走去。

桥面上的木板被阳光晒得暖烘烘的,栏杆上的流云纹在光线下格外清晰。

几个百姓正在桥边摆摊,看到他们路过,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百姓乙:宫班头,你们这是要走啊?以后还会回来看看吗?

宫束班:(笑着点头)会的!

等过些日子,我们再回来看看这桥,要是有需要修缮的地方,咱们再动手。

百姓丙:(递过来一篮馒头)这是自家蒸的馒头,你们带着路上吃,感谢你们造了这么好的桥,让咱们过河再也不用担惊受怕了。

【宫束班推辞不过,接过馒头,分给众工匠。

石头拿起一个馒头咬了一大口,含糊不清地说:“好吃!

比城里的包子还香!”

巧娘看着他的样子,忍不住笑了起来,眼角的温柔像颍水的波纹,轻轻散开。

【走到桥的另一头,宫束班停下脚步,回头望向八里桥。

阳光洒在桥身上,四柱三孔的桥体稳稳地横跨在颍水上,往来的百姓、马车在桥上穿梭,热闹又安稳。

老墨走到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

老墨:别看了,咱们造的桥,立在这里,就是最好的念想。

以后不管走到哪,想起这八里桥,就知道咱们没白做匠人。

宫束班:(点头,眼中满是骄傲)是啊,这桥是咱们的手艺,也是咱们的根。

走,兄弟们,咱们去下一个地方,再造一座让百姓记挂的桥!

【众工匠齐声应和,推着木车,沿着官道渐渐远去。

八里桥静静地立在颍水上,栏杆上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