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三国41(1 / 6)
木骨惊涛——阴平桥纪事
人物表
-宫束班:约45岁,民间工匠班,面容黝黑,手掌布满老茧,性格固执却心怀热忱,人称“憨班头”
,对木结构营造有独到见解。
-石头:22岁,宫束班徒弟,力大无穷,性子直爽,做事毛躁却忠诚,擅长伐木与凿榫。
-巧娘:2o岁,随父学过木工,后加入宫束班,心思细腻,精通木构件打磨与雕花,暗恋石头。
-老木匠:6o岁,宫束班前辈,经验丰富,熟悉古桥营造古法,常提点众人,性格沉稳。
-诸葛绪:曹魏将领,约35岁,严肃果决,急于打通阴平要道,对民间工匠既依赖又提防。
-魏兵甲、乙:诸葛绪部下,负责监督工匠施工,态度傲慢。
-众工匠:二十余人,宫束班带领的民间匠人,各有专长,性格各异。
第一幕:临危受命
场景一:阴平渡口日外
【湍急的白水江与白龙江在此交汇,江水裹挟着泥沙奔涌,渡口处仅有几根临时搭建的木筏,被浪头打得摇摇欲坠。
岸边挤满了曹魏士兵与搬运粮草的民夫,诸葛绪身披铠甲,立于一块巨石上,眉头紧锁。
】
魏兵甲:(指着江面,语气急躁)将军,这江太险了!
木筏根本运不了多少兵马粮草,再这样拖下去,耽误了截断姜维后路的时机,咱们都得受罚!
诸葛绪:(沉声)我岂能不知?可附近连座像样的桥都没有,总不能让士兵游过去!
(目光扫过岸边,突然瞥见一群背着工具箱的工匠,眼前一亮)那是何人?
【宫束班带着石头、巧娘、老木匠及众工匠,刚从山那边赶来,身上沾着木屑与尘土。
石头扛着一把大斧,巧娘手里攥着一把木锉,老木匠拄着一根木杖,木杖顶端还刻着榫卯纹路。
】
宫束班:(听到声响,抬头看向诸葛绪,拱手)草民宫束班,带着徒弟们路过此处,不知将军唤我等何事?
诸葛绪:(走下巨石,打量着宫束班一行人,语气带着审视)你们是木匠?可会造桥?
石头:(抢先开口)那当然!
我们班头造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
魏兵乙:(厉声)放肆!
敢对将军无礼!
宫束班:(拉住石头,摇头)徒弟口无遮拦,将军莫怪。
草民确实懂些造桥手艺,只是这江水流急,造桥难度极大,需得仔细筹划。
老木匠:(上前一步,缓缓说道)此江两江交汇,水势紊乱,且江底多暗礁,寻常木桥怕是立不住。
老夫年轻时曾听师父说,此处需用“叠木伸臂”
之法,以榫卯相扣,才能让桥体稳固。
诸葛绪:(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叠木伸臂?不管什么法子,只要能在半月之内造出桥,本将军重重有赏!
若造不出来……(语气骤然变冷)你们也别想离开这阴平渡口。
巧娘:(小声对宫束班说)班头,半月时间太短了,而且他们是魏军,咱们帮他们造桥,会不会……
宫束班:(看向湍急的江水,又望向岸边焦急等待的民夫,叹气)造桥是为了让人能平安过江,不管是谁用,只要桥能立住,就值得。
(转向诸葛绪)将军,草民应下了,但有三个条件。
诸葛绪:你说。
宫束班:第一,需给我们足够的木料,且要选百年以上的硬木;第二,让士兵协助我们伐木、运料,不得推诿;第三,施工期间,不得随意干涉我们的营造步骤,若出了差错,草民担责,但也需将军信任。
诸葛绪:(沉吟片刻,点头)好!
本将军答应你!
明日一早,便让士兵随你们去伐木,若敢欺瞒,定不饶你!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