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三国6(3 / 4)

加入书签

意“笔要怎么写”

,反而忘了“字要怎么活”

?就像我打磨木胎,要是总想着“这一下要磨多快”

,反而会磨出划痕;只有静下心来,感受木纹的走向,让手跟着木纹动,才能磨出光滑的木胎。

阿石:(插嘴道)大人,我雕刻的时候,要是心里只想着“这一刀要刻多深”

,刻出来的东西就呆板;只有把自己当成石狮子,想着它的喜怒哀乐,刻出来的狮子才会有精神。

您写字的时候,会不会也能把自己当成字里的笔画?比如写“横”

的时候,像风吹过水面,平缓舒展;写“竖”

的时候,像大树扎根,挺拔有力。

阿竹:(轻声补充)还有纸张和墨水,不同的纸吸墨程度不一样,有的纸要快写,有的纸要慢写;墨水浓了要蘸水,淡了要研墨。

要是不管这些,只用一种方法写,字自然就少了灵气。

【钟繇听完,眼睛骤然亮了起来,他猛地站起身,走到亭边,抬头望着月亮,伸手在空中虚划起来。

钟繇:(语气激动)我明白了!

我之前总在纠结“横要写多平”

“竖要写多直”

,把技法当成了束缚,却忘了书法要“顺笔性、随纸情、应墨意”

就像老班主说的“心手物合一”

,心里要有字的气韵,手上要顺着笔的走势,还要顾及纸和墨的特性,这样写出来的字才能有魂!

老木:(笑着点头)大人总算悟透了。

其实做手艺和练字一样,都不能急,得慢慢来,先懂“物”

,再练“手”

,最后静“心”

,三者缺一不可。

您看我们做一件木雕,从选料到成品,少则数月,多则数年,书法之道,何尝不是如此?

钟繇:(拱手向老木三人行礼)多谢老班主、阿石师傅、阿竹姑娘!

今日听你们一席话,胜我练字十年!

我这就回去练字,定不负今日之悟!

阿石:(笑着摆手)大人客气了,我们就是随口说说,能帮到大人,我们也高兴!

阿竹:(笑着说)大人以后要是再遇到难题,随时来工坊找我们,我们虽不懂书法,但说不定能给大人提些“手艺上的建议”

呢!

【钟繇哈哈大笑,拿起桌上的笔墨纸砚(从客栈带来的),在石桌上铺开宣纸,提笔蘸墨,凝神静气。

月光下,他手腕轻转,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游走,横如流水,竖如青松,撇如疾风,捺如落日。

这一次,他不再刻意追求技法,而是让笔顺着心意走,让墨跟着纸性流。

写完一张,钟繇看着纸上的字,眼中满是欣喜。

钟繇:(看着字迹)终于!

终于写出有气韵的字了!

老班主,你们看,这字是不是活了?

老木:(走近细看)活了!

活了!

这字有骨有肉,有神韵,比之前您在客栈写的,可强太多了!

第四幕:墨传千古忆恩情

【时间】建安二十五年冬,清晨

【地点】钟繇府中书房

【场景】书房书架上摆满书籍和书法作品,墙上挂着钟繇近年所书的《贺捷表》《宣示表》拓本。

钟繇已是太傅,头花白,精神矍铄,正坐在案前练字。

管家捧着一封书信走进来。

管家:(躬身)老爷,宫束班老班主派人送来一封信,说阿石师傅和阿竹姑娘已经成家,开了家小工坊,邀请您有空去坐坐。

钟繇:(放下毛笔,接过书信,脸上露出笑容)好啊!

老班主他们还好吗?前几年听说阿石师傅雕刻的石狮子被魏王(曹丕)看中,赏了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