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三国6(2 / 4)
您摸摸看。
这木料是百年老榆木,质地坚硬,得先用粗砂纸磨去毛刺,再用细砂纸反复打磨,最后用棉布擦匀,前后要磨足七七四十九天。
磨的时候得顺着木纹走,力道要匀,心要静,稍有急躁,就会留下划痕,前功尽弃。
【钟繇接过木胎,指尖触碰处温润顺滑,不禁点头。
他又走到竹编区,看阿竹编竹篮。
】
钟繇:阿竹姑娘,你这竹丝粗细均匀,花纹也整齐,编的时候有什么诀窍吗?
阿竹:(抬头一笑)先生,编竹器最讲究“顺势而为”
。
竹丝有韧度,不能硬拉,得顺着它的弧度走,该紧的时候紧,该松的时候松。
就像这篮底,要编得密些才结实,篮身要稍松些才好装东西,要是一味求紧,竹丝容易断,求松又会散架,得找到那个“刚刚好”
的度。
【钟繇走到石雕区,阿石正在雕刻一只石狮子,狮子的鬃毛线条流畅,神态威猛。
】
钟繇:阿石师傅,这石狮子的鬃毛雕刻得栩栩如生,你是怎么做到的?
阿石:(指着石狮子)大人您看,这鬃毛不是一刀刻出来的,得先勾勒出大致轮廓,再顺着石头的纹理一点点凿。
石头有硬有软,硬的地方得轻凿慢刻,软的地方要控制力道,要是不管纹理硬来,要么刻不出想要的形状,要么把石头凿裂。
而且啊,刻的时候得想着狮子的样子,它怒时鬃毛是炸开的,温顺时是贴在身上的,心里有了形,手里的刀才会准。
【钟繇听完三人的话,眉头微蹙,低头沉思,手指无意识地在腰间玉佩上摩挲。
】
老木:(看出钟繇有心事)钟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烦心事?刚才听您说在练字,莫非是在书法上遇到了难题?
钟繇:(抬头看向老木,叹了口气)老班主果然心思敏锐。
实不相瞒,我练字多年,总觉得笔画僵硬,气韵不足,德升先生说我过于执着技法,可我始终不明白,如何才能突破这层桎梏。
阿石:(挠挠头)书法我不懂,但我觉得跟雕刻差不多吧?雕刻要顺着石头纹理,书法是不是也得顺着笔的性子来?
阿竹:对啊先生,就像编竹篮要“顺势而为”
,写字是不是也不能硬较劲?您刚才说笔画僵硬,会不会是您太用力,把笔“逼”
得太紧了?
第三幕:月夜论道悟真谛
【时间】同日夜晚
【地点】工坊后院小亭
【场景】月光皎洁,洒在小亭中。
亭内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放着一壶酒、几碟小菜。
老木、阿石、阿竹、钟繇围坐桌旁,晚风拂过,带来阵阵桂花香。
老木:(给钟繇斟了杯酒)钟大人,您尝尝这自酿的桂花酒,解解乏。
方才阿石和阿竹说的话,虽朴实,却也是我们做手艺的心得。
其实啊,不管是木作、石雕、竹编,还是您的书法,本质都是“心、手、物”
的合一。
钟繇:(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眼神专注)“心、手、物”
合一?还请老班主细说。
老木:(放下酒壶,拿起桌上一根竹丝)就说这竹编吧,阿竹编的时候,心里得有竹篮的样子(心),手里得控制好力道(手),还得顺着竹丝的特性(物),三者配合好了,才能编出好物件。
要是心里没形,手就没方向;手上没力,竹丝就不听使唤;不顾竹丝特性,再好的心思也落不了地。
钟繇:(若有所思)那书法呢?莫非是心里要有字的气韵(心),手上要有运笔的力道(手),还要顺着毛笔和纸张的特性(物)?
老木:(点头笑道)大人悟性真高!
您说您笔画僵硬,是不是因为您太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