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三国5(1 / 3)
宫束班闲趣记:憨货闹舞传《白纻》
人物表
-老木:宫束班掌事,五十岁上下,手艺精湛却爱唠叨,总盼着徒弟们能“正经些”
-阿武:二十岁,力气大却粗枝大叶,学手艺总爱走神,对“热闹”
最上心
-阿文:十九岁,心思细但胆子小,跟着阿武凑趣却总怕闯祸
-阿顺:十八岁,嘴甜腿快,记性差却爱搬弄“听来的新鲜事”
-吴大娘:邻村妇人,四十岁左右,曾在吴地见过《白纻舞》,嗓门亮
-李掌柜:镇上布庄老板,精明,爱凑热闹
第一幕:宫束班的“闲不住”
【时间】暮春午后,日头偏西
【地点】宫束班作坊,院内堆着半成的木门、刨花,墙角摆着几盆野草。
老木坐在门槛上磨刨子,阿武蹲在地上用木屑搭“城池”
,阿文帮着整理木料,阿顺靠在门框上晃腿。
阿武:(用木屑堆出个小土堆,拍了拍)师父,您说咱这手艺要是搁三国,能不能给曹操做铜雀台的门?
老木:(头也不抬,磨着刨子)就你那毛躁劲儿,给刘备做茅庐的门都嫌你刨不平。
好好磨你的榫卯,别总想着“三国”
“三国”
的,能把眼前这扇梨木门做好就不错了。
阿顺:(凑过来,眼睛亮)师父,我昨儿去镇上买钉子,听李掌柜说,前儿有个从吴地来的货郎,说他们那儿有种舞,叫啥“白纻舞”
,穿的衣服比咱这儿的丝绸还软,跳起来跟飘似的!
阿文:(停下手里的活,小声问)真的假的?跳舞还能“飘”
?不跟咱村庙会时,王二婶跳的扭秧歌似的?
阿武:(一下子站起来,木屑撒了一地)扭秧歌多没意思!
要我说,那“白纻舞”
肯定得有花样!
要不咱试试?反正今儿活计快干完了,闲着也是闲着!
老木:(把刨子往地上一放,瞪了阿武一眼)试什么试?咱是做工艺门的,不是跑江湖卖艺的!
再瞎闹,晚上别吃晚饭了!
【吴大娘提着竹篮从院外经过,听见院里吵嚷,探头进来】
吴大娘:老木啊,这是咋了?听着你嗓门比平时亮三分,是徒弟们又惹你生气了?
老木:(叹了口气,指着阿武)还不是这憨货,听了点“白纻舞”
的新鲜事,就想瞎折腾。
吴大娘,您见多识广,您知道这舞?
吴大娘:(放下竹篮,走到院里)咋不知道!
我年轻时候跟着夫君去吴地走亲戚,见过一回大户人家办宴跳这个!
那舞者穿的白纻衣,薄得跟蝉翼似的,转起来的时候,袖子能飘到头顶,脚步轻得跟踩在棉花上似的,连地上的花瓣都没吹起来一片!
阿武:(眼睛瞪得溜圆)这么神?那是不是得有音乐配着?咱作坊里有阿文上次修坏的竹笛,要不我拿去吹两声?
阿文:(急忙摆手)别别别!
我那竹笛就剩三个孔能出声,吹出来跟驴叫似的,别糟践了“白纻舞”
!
阿顺:(拍了拍胸脯)没事!
没有好笛子,咱有别的!
我去把师父那把旧胡琴拿来,虽然弦松了点,但拉个“咿咿呀呀”
的调儿还是行的!
老木:(刚要开口阻拦,阿顺已经蹿进里屋,阿武跟着去翻竹笛,阿文被俩人拉着递东西,院里瞬间乱成一团)你们这群憨货!
真是要把我这作坊拆了才甘心!
第二幕:憨货们的“白纻舞”
【时间】半个时辰后,夕阳把作坊染成金红色
【地点】作坊院内,阿顺找了块白色粗布披在身上当“白纻衣”
,布角拖在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