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卡尺(3 / 3)

加入书签

住另一侧,“大人您看,厚板上的刻度是‘三寸’,薄片上的刻度对着‘二分’,这管子的直径就是三寸二分,您用标准量器核验一下?”

(小吏接过“怪尺”

,自己试了一遍,又拿标准量器比对——果然分毫不差。

他又拿起“怪尺”

,试着量案上一个深槽的深度,把厚板竖起来,薄片推到底,刻度依旧精准。

小吏脸上的严肃渐渐褪去,甚至露出了笑意)

小吏:这物件倒是奇巧!

比制式木尺方便多了,量圆、量深都准。

你们是怎么想出来的?

阿禾:(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其实是阿石想把废青铜片焊在尺子上,我觉得能活动更好,师父又帮忙改了改……算是……算是闹出来的乌龙。

阿石:(也笑了)可不是嘛!

我一开始还觉得这玩意儿没用,没想到这么管用!

(小吏拿着“怪尺”

,翻来覆去地看,又对宫束班说:“宫总领,这物件虽不是制式,但实用得很。

我回去后,会把它禀报给司市官大人,说不定能纳入新的量具制式里。”

(老匠头在一旁,也凑过来看那把“怪尺”

,摸了摸上面的刻度,小声道:“没想到……这瞎折腾的玩意儿,还真有点用……”

宫束班:(看着弟子们嘻嘻哈哈的样子,又看了看手里的“怪尺”

,笑着摇头)这群憨货,平日里没少惹麻烦,今儿倒歪打正着,做了件正经事。

不过话说回来,这尺子能成,也是你们俩肯琢磨——以后再琢磨,可得先跟我商量,别再搞出这么多乌龙了!

阿石、阿禾:(齐声应道)知道了,师父!

(阳光透过工坊的窗户,照在那把青铜“怪尺”

上,刻度在光线下清晰可见。

谁也没想到,这场由“嫌麻烦”

引的乌龙,会造出世界上最早的游标卡尺雏形,更没想到,它会在千百年后,成为见证新朝工艺智慧的“奇器”

新朝工坊卡尺谣

主歌1

长安西,炉火亮,青铜熔成橘红浪

宫束班,教匠忙,尺子要量三分光

阿石糙,木尺晃,圆管难卡半寸长

阿禾急,竹片量,深槽总差一丝茫

老匠头,拄杖讲,祖宗规矩不能忘

憨货们,笑一场,偏把废铜拼新样

副歌

焊不上的青铜片,推来推去成了“双”

一厚一薄滑着响,量得圆管准又刚

乌龙闹出新巧匠,刻度刻满岁月长

这把尺,藏锋芒,新朝工艺亮千行

主歌2

司吏来,验量具,青衫严肃查规章

见怪尺,眉头扬,“私造物件敢违抗?”

师父上前把话讲,“试试便知它不瓤”

厚板贴,薄片撞,三寸二分对得详

深槽里,探底方,刻度不差半毫芒

小吏笑,赞声扬,“此等奇器该上榜”

副歌

焊不上的青铜片,推来推去成了“双”

一厚一薄滑着响,量得圆管准又刚

乌龙闹出新巧匠,刻度刻满岁月长

这把尺,藏锋芒,新朝工艺亮千行

桥段

千年后,扬州壤,土裹铜光见天朗

固定栓,活动梁,还是当年旧模样

比那西来早千霜,中华智慧埋土壤

憨货们,早成过往,唯有尺声传四方

尾声

炉火远,工坊荒,尺子仍记旧时光

一锤一凿一痴想,乌龙也能成绝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