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西汉乘云绣(3 / 5)

加入书签

让针脚露在外面,这样摸上去才软。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咚咚”

的敲门声,石头站起来要去开,老班主却拦住他,自己走过去,从门缝里往外看了看,又把门打开一条缝。

门外站着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汉,手里提着一个布包,脸上满是焦急。

老汉:(声音压得很低)老班主,是我,张老汉。

我家丫头明天要出嫁,之前在您这订了一幅“云鹤图”

的绣帕,您看……能不能赶一赶?我知道现在您忙着绣太庙的活,可丫头说,就想要您宫束班的绣帕,说戴在头上,心里踏实。

老班主:(想了想,回头看了看院里的几个年轻人,又对老汉说)张老哥,您进来坐。

丫头的嫁衣都备好了?绣帕的事,您放心,咱宫束班不能误了丫头的好日子。

(老汉走进来,看到院里的大绣架和油灯,又看了看阿绣他们手里的针,叹了口气)老班主,我知道您难。

这阵子坊里都在说,您要绣太庙的乘云绣,多少人盯着呢。

可我家丫头……从小就喜欢您家的绣活,上次看到阿绣绣的手帕,就念叨着出嫁要戴。

阿绣:(突然站起来,手里还拿着针)张爷爷,您放心!

丫头的绣帕我来绣!

我晚上少睡点觉,明天早上肯定能绣好!

石头:(也跟着站起来)对!

阿绣一个人忙不过来,我帮她绷布、分线!

虽然我绣得不好,但打打下手还是行的!

老班主:(看着几个年轻人,眼里满是欣慰)好,那就麻烦你们了。

张老哥,您明天辰时来取,保证让丫头满意。

(老汉千恩万谢地走了,院门关好后,老班主看着阿绣他们,又看了看那半片云,轻声说)咱手艺人,绣的不光是线,更是人心。

太庙的绣活要用心,百姓的绣活也不能含糊。

这民间的烟火气,才是咱绣活里最暖的东西。

(阿绣重新坐回绣架旁,这次她没再走神,眼睛盯着绢布,手里的针慢慢走;石头帮她把线理好,还特意把浅青线和月白线分开放,怕她再拿错;小桃拆完了错线,又跟着老班主学藏针脚,手指越来越稳;柱子则拿着自己的绣绷,在旁边跟着练,嘴里还小声念叨着“针要藏,线要软”

油灯的光晃着,把几人的影子投在墙上,影子随着他们的动作动着,像一群在墙上绣云的人。

夜越来越深,可院里的灯没灭,丝线的“沙沙”

声,偶尔的笑声,还有老班主偶尔的指点声,在夜里轻轻飘着,飘进了坊里的每一户人家。

第三幕:云成入鼎,气运相传

时间:又一月后,清晨,太庙外

地点:太庙前广场,宫束班院落

人物:老班主、阿绣、石头、小桃、柱子、太史令、府里官员、百姓若干

(幕启:先转至宫束班院落——晨光里,六尺长的乘云绣铺在院里的长桌上,整幅绣上,云朵层层叠叠,深青、浅青、月白的丝线晕染开来,仿佛真有云雾在绢布上流转。

阿绣他们围在桌旁,眼睛都亮着,却没人说话,只是盯着那幅绣,仿佛怕一说话,云朵就会飘走。

老班主伸手摸了摸绣面,手指轻轻拂过云纹,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老班主:(声音有些颤,却带着笑意)成了,真的成了。

你们看这云,软得能裹住风,亮得像映着月光,跟当年你师爷爷绣的那幅“云气绕鼎图”

,不差分毫。

石头:(伸手想摸,又缩了回去,怕弄脏了绣面,只是笑着说)班主,我现在看这云,再也不想灶台上的火苗子了!

我觉得这云要是飘起来,能把我都带上天!

小桃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