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西汉长寿绣(1 / 3)

加入书签

绣染汉韵·鼎聚民气

第一幕:晨光穿巷,宫束班开活

时:西汉·未央三年暮春辰时

地:长安城南·民巷绣坊(木架上悬着半幅未完工的云纹锦,墙角陶瓮插着新采的棣棠花,空气中飘着丝线与浆糊的淡香)

【幕启时,绣针“嗒嗒”

敲着竹绷的声响先入,接着是此起彼伏的笑闹。

五个穿着粗布襦裙的姑娘围着一张大木桌,桌上摊着素白绢布与五彩丝线,为的青衣女子正把一枚错金铜针往间蹭了蹭】

阿绣(手捏针尾往绢布上扎,线头却“啪”

地崩开,自己先笑出一口白牙):哎哟!

这蚕丝线比我家那只调皮的猫还难驯,昨儿刚浸的米汤浆,今早就敢跟我耍脾气!

春桃(嘴里叼着三缕丝线,含混不清地凑过来,指尖戳了戳绢布上歪歪扭扭的轮廓):阿绣姐,你这画的是长寿绣里的“茱萸纹”

?我瞅着倒像巷口王婆家晒的腌萝卜干,圆滚滚的还带个尖儿!

【众人“哄”

地笑开,春桃嘴里的丝线掉了两根在衣襟上,她慌忙去捡,却差点把桌上的染料碟碰翻。

穿褐衣的阿枣眼疾手快扶住碟子,指尖沾了点朱红颜料,趁春桃不注意往她脸颊上抹了道印子】

阿枣(憋着笑,指了指春桃的脸):这下好了,咱们班多了个“红脸寿星”

,绣出来的长寿绣保管更灵验!

春桃(摸着脸摸到一手红,急得要去挠阿枣,却被坐在最边上的阿柿拽住了衣角):阿柿你别拦着!

我非让她也尝尝“红脸”

的滋味不可!

阿柿(声音软乎乎的,手里还捏着根刚理好的金线):别闹啦,张婆婆昨儿还说,这长寿绣是要送进民间祠堂的,要是误了工期,咱们可就成了“憨货”

了。

【这话一出,闹着的几人都停了手。

阿绣清了清嗓子,把绢布往中间挪了挪,指着上面画好的纹样】

阿绣:阿柿说得对。

咱们宫束班虽说是宫里派来传手艺的,可这长寿绣的根在民间——你看这茱萸纹,是百姓用来驱邪的;这云纹,是盼着风调雨顺的;还有这寿桃,是想让家里老人长长久久的。

咱们得把这些心意都绣进去,才不算白当这个“绣工”

春桃(摸了摸脸上的红印,又笑了):那我这“红脸”

也算是为长寿绣添彩了!

我今儿就把这茱萸纹绣得比巷口王婆家的萝卜干还精神!

【众人又笑起来,这次的笑声里多了些认真。

阳光从窗棂漏进来,落在绢布上,五彩的丝线在姑娘们的指尖穿梭,偶尔有针脚歪了,便互相打趣着修正,绣坊里的“嗒嗒”

声,渐渐和着笑声,织成了一段软乎乎的晨光。

第二幕:暮色拢坊,绣纹藏意

时:三日后黄昏

地:同绣坊(桌上的绢布已绣出大半,茱萸纹缀着金线,寿桃染着淡粉,云纹绕着银线,墙角的棣棠花谢了,换了束新采的蔷薇)

【阿绣正对着最后一片云纹愁,针脚总觉得少了点灵气。

春桃凑过来,手里拿着个刚从巷口买的糖糕,掰了一块递给她】

春桃(咬着糖糕,含糊道):阿绣姐,你看你绣的云纹,太规整了,像宫里画的图样,少了点民间的活气。

昨儿我去买糖糕,看见巷口的老槐树被风吹得晃,那云就跟着树影动,一会儿像兔子,一会儿像棉絮,多自在啊!

阿绣(咬了口糖糕,眼睛亮了):你这么一说,我倒觉得是了!

我总想着要“规整”

,却忘了百姓看的云,本就不是宫里那样方方正正的。

你帮我递根银线,我重新绣这几针!

【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