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西汉15(2 / 3)
急得手忙脚乱想找衣服,结果差点踩到石砚的辫子。
司马相如哈哈大笑,把手里的酒壶往石桌上一放:“我猜你们准在为碑文较劲,特意送壶好酒来。”
他走到碑前,手指点着石墨说的那个字,“这‘霓’字我原是写的‘雨’字头,后来琢磨着,‘霓’是雌虹,带个‘儿’字更显柔婉,便改了——倒是你们看得仔细。”
石墨脸一红,挠着头嘿嘿笑:“先生的字好看,多看几眼就记下了。”
司马相如被逗乐了,拿起石砚的刻刀在废石上划了个“霓”
字:“你们这宫束班,刻石时比史官校书还较真,难怪前儿个东方朔来瞧了,说这碑上的字比他的胡子还精神。”
石敢突然一拍大腿:“先生,前儿个我刻‘猛兽食颛民’的‘颛’字,总觉得那竖钩像头翘尾巴的狼,结果刻完一看,真像!”
他说着就去拿凿子要比划,被班伯一把拉住。
“别在先生面前献丑!”
班伯瞪了他一眼,转头对司马相如作揖,“让先生见笑了,这群小子就这点出息。”
司马相如却摆着手笑:“我倒觉得好!
字里藏着精气神,才叫真功夫。”
他仰头灌了口酒,酒液顺着嘴角流到下巴,“等碑成了,我邀上枚乘、邹阳他们来贺,让他们瞧瞧,咱大汉的匠人,比文人还懂文章里的气脉!”
石墨突然指着碑上的“风”
字:“先生您看,这字的撇捺像不像风吹动的旗?刻的时候总觉得手跟着晃呢!”
司马相如凑近一看,突然抚掌大笑:“像!
太像了!
这哪是刻字,是把《上林赋》里的风都锁进石头里了——好个宫束班,真能聚气!”
那晚的刻石坊里,凿子敲石头的声音混着笑声,飘得老远。
月亮从天窗挪到碑顶,把碑上的字照得明明亮亮,像撒了层会光的石粉。
场景三:碑成之日,甘泉宫前
时间:一月后,清晨
【场景】
甘泉宫前的空地上,新刻好的《上林赋》石碑被红绸盖着,四个壮汉正摩拳擦掌准备揭幕。
周围挤满了文武百官和长安的文人,交头接耳的声浪像涨潮的水。
班伯穿着新做的锦袍,三个徒弟也换上了干净衣裳,只是石敢的袖口还沾着没洗干净的石渍,石砚的辫子梳得整整齐齐,石墨的鞋子却沾着泥——今早来的路上摔了一跤,说是为了抢着扶碑。
“陛下驾到——”
太监尖细的唱喏声响起,人群立马静了,齐刷刷地跪下去。
汉武帝穿着龙袍走上前,目光落在石碑上,突然笑着拍了拍班伯的肩膀:“班师傅,朕听说你们刻这碑时,连夜里的月亮都来帮忙照字?”
班伯忙磕头:“陛下谬赞,是司马先生的文章写得好,字里自带光气。”
这话逗得汉武帝哈哈大笑,连带着周围的大臣也跟着笑起来。
司马相如站在一旁,手里摇着折扇,对班伯挤了挤眼。
石敢看得直咧嘴,被石砚在背后掐了一把才收住。
揭幕的时辰到了,四个壮汉拉住红绸的四角,随着汉武帝一声“揭”
,红绸哗啦落下,露出碑上乌黑亮的字。
晨光洒在碑面上,每个字的笔画都像镀了层金边,连石缝里的石粉都闪着光。
“好!”
人群里爆出喝彩声。
太史令捧着竹简凑过去,一个字一个字地对,突然拍手道:“分毫不差!
连司马先生后来改的那几个字都刻得一模一样,这功夫神了!”
石墨突然拽了拽班伯的袖子,指着碑顶:“师父,您看那云!”
众人抬头,只见一朵祥云正慢悠悠地飘在碑上空,像块被风吹来的锦缎。
“是文气聚来了!”
有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