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东27(1 / 3)
《刻碑记》剧本
场景一:工艺门藏经阁后院
时间:暮春午后
地点:青石板铺就的庭院,四周堆着半打磨的青石,角落架着刻刀、墨斗等工具,空气中飘着松烟墨香
人物:
-门主(约五十岁,灰布短打,袖口沾着石粉,眼神清亮带点促狭)
-宫束班甲(二十出头,憨实,举着刚磨好的刻刀傻笑)
-宫束班乙(三十许,络腮胡,正往石碑上刷清水,溅了一脸)
-宫束班丙(少年样,蹲在地上数竹简,数着数着把自己绕晕了)
-宫束班丁(偏瘦,捧着一卷竹简念得摇头晃脑,时不时卡壳)
(开场:宫束班四人围着一块丈高的青石碑嘻嘻哈哈,门主背着手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折腾)
宫束班甲(举着刻刀在石碑上虚划):门主您看这力道成不?昨儿我练着刻"
之"
字,愣是把一块青石板刻成了筛子!
(众人哄笑,宫束班乙笑得太猛,手里的水桶晃了晃,水全泼在自己裤腿上)
宫束班乙(抹了把脸上的水珠,憨笑):嘿嘿,甲小子这手艺,再过两年能去村口给王大户刻墓志铭了——保证把"
享年五十"
刻成"
享年五百"
,保准多拿赏钱!
门主(轻咳一声,嘴角却扬着):都正经些。
这可不是给谁家刻碑玩,你们手里捧着的,是左丘明老先生的《春秋左氏传》。
(宫束班丁突然拔高声音,念得抑扬顿挫):"
郑伯克段于鄢——呃,下一句是啥来着?"
(挠头,把竹简倒过来看)
宫束班丙(猛地站起来,拍胸脯):我知道!
我知道!
是"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哎不对,好像是"
姜武"
?
(门主扶着额头笑出声,指着他们手里的竹简):你们这几个憨货,昨儿让背的篇目,合着全记成顺口溜了?
宫束班甲(挠后脑勺):不是咱记性差,是这竹简太滑溜!
昨儿丙小子抱着它睡觉,半夜滚到床底下,竹简散了一地,他抱着枕头喊"
我的《春秋》跑了"
!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宫束班丙脸红得像熟透的桃子,蹲回地上假装数蚂蚁)
门主(笑意渐收,眼神沉了沉):笑够了就听着。
(指向远处连绵的山脉)自平王东迁,礼崩乐坏,多少典籍要么被战火焚了,要么被虫蛀了。
前阵子去洛阳城,见着大儒们捧着残缺的《左传》哭,说再这么下去,后世子孙怕是连"
曹刿论战"
都不知道讲的啥了。
(庭院里安静下来,宫束班四人都收了笑,盯着门主手里的完整竹简)
宫束班乙(瓮声瓮气):那咱把它刻在石碑上,就不怕烧、不怕蛀了?
门主(点头,指尖划过冰凉的碑面):青石坚硬,经得住风霜雨雪。
咱工艺门虽不擅空谈义理,但手里的刻刀能做件实在事——把这正版《左氏传》刻下来,立在这山巅,让后人一看就知道,当年的诸侯纷争、圣贤智慧,是真真切切存在过的。
宫束班丁(眼睛亮):那后世要是有人看不懂咋办?比如丙小子这样的,连"
武姜"
都记成"
姜武"
的?
宫束班丙(急了):我那是口误!
再说了,刻在石碑上多显眼,认字的总能看明白——实在不行,让他们照着石碑描下来,总比对着虫蛀的竹简瞎猜强!
(门主突然笑出声,越笑越厉害,最后捂着肚子蹲在地上)
宫束班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