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周(2 / 3)

加入书签

然想起年轻时游历中原,在洛邑古城墙见过残碑,字迹被风雨磨得只剩浅痕,却仍能看出当年刻工的力道。

“拿家伙来。”

他头也没回。

宫束先是一愣,随即蹦起来:“得令!”

转身就冲工具房跑,阿砚的刻刀“当啷”

掉在地上,小棠拽着石头的胳膊晃:“我就说门主会答应吧!”

【切光】

第二幕:石碑上的日月

场景:演武场·青石碑前

时间:从辰时到日暮

【场景描述】

辰时的阳光斜斜照在石碑上,宫束踩着石头搭的台子,用炭笔在碑顶画框。

他总怕画歪,胳膊伸得笔直,鼻尖快贴到石面,小棠在底下举着线锤喊:“左了左了!

再挪半寸!”

墨玄坐在旁边的石凳上,手里转着刻刀看。

阿砚蹲在碑脚,正用小凿子刻只小乌龟,说是“象征龟甲占卜,对应《周礼》里的‘大卜’之职”

,被小棠敲了脑袋:“别瞎刻!

门主说了要依‘六官’分栏!”

“我这是装饰!”

阿砚不服气,却偷偷把乌龟往角落里挪了挪。

宫束突然“哎呀”

一声,炭笔在碑面蹭出道斜痕。

他慌得直拍石碑:“完了完了,这石纹这么细,肯定补不好了!”

墨玄走过去,看那道斜痕正巧落在“天官冢宰”

一栏的边缘,像道天然的流云纹。

他捡起阿砚的小凿子,顺着炭痕轻轻凿了两下,石屑簌簌落下,竟真成了朵飘带似的云。

“刻碑和做人一样,”

他把凿子塞给宫束,“有了错处,就顺着势子改,说不定能成妙笔。”

宫束眼睛一亮,抡起刻刀就往下凿。

谁知用力太猛,刀尖在“地官司徒”

四个字旁边崩出个小缺口。

石头吓得脸都白了:“要不……我用糯米浆混石粉补上?”

“补什么?”

墨玄指着缺口,“这儿本该刻‘教民’二字,缺的这块正好刻个‘子’,变成‘教子’,不是更贴合?”

日头爬到头顶时,石碑上已初见模样。

宫束刻的“天官”

栏最工整,却在“掌建邦之六典”

的“典”

字上多刻了一点;小棠刻的“春官宗伯”

栏里,所有的“礼”

字都带着个小尾巴,说是“像行礼时垂着的衣摆”

;阿砚在空白处刻了些小人,有射箭的,有驾车的,倒真应了“六艺”

;石头力气大,负责刻最底下的“冬官考工记”

,每一凿都入石三分,却在“审曲面势”

的“曲”

字拐了个特别圆的弯——他怕刻太尖伤了石纹。

墨玄看着看着,忽然笑了。

这些字歪歪扭扭,有的笔画深有的浅,却比那些规规矩矩的拓本多了股活气,像一群在石碑上蹦跳的孩子。

“渴了吧?”

他起身往厨房走,“我去煮点酸梅汤。”

等他提着汤罐回来,夕阳正把石碑染成金红色。

三十个孩子挤在碑前,宫束正踮脚往最高处刻最后一个字,阿砚举着灯笼给他照亮,小棠和石头托着他的脚,生怕他摔下来。

碑顶的流云纹下,多了行小字:“工艺门弟子宫束率同侪刻此,岁在壬寅。”

墨玄站在远处,看着那行字被夕阳镶上金边。

他忽然想起师父说过,真正能流传的手艺,从来都带着人的温度。

【切光】

第三幕:百年后的回响

场景:工艺门博物馆·展柜前

时间:百年后的某个春日

【场景描述】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