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憨货造宫殿(1 / 2)

加入书签

《工艺门宫束班造殿记:尧都气运差点被笑散了》

自打接到尧帝那道“营筑新宫,以聚气运”

的旨意,我们工艺门上下就没安生过。

门主把这事拍给宫束班时,老班头摸着花白的胡子,拍着胸脯保证“定叫帝宫气派非凡,气运如洪”

,转头就把班里那群憨货全薅到了尧都工地——现在看来,他当时怕不是把“聚气运”

听成了“聚众乐”

宫束班这群人,手艺是真没得说。

上次给西王母修瑶池,愣是用昆仑玉凿出了会随月光流转的莲花纹,连青鸟都绕着柱子转不肯走。

可偏偏这群人长了双巧手,却生了颗七扭八歪的脑袋,尤其是领头的三个——抡大锤能砸到自己脚的石头,算木料能把尺子当柴烧的墨线,还有总把“结构力学”

说成“结巴力学”

的榫卯,凑在一起简直是老天爷派来考验旁人笑点的。

刚到尧都那几日,尧帝带着重臣来视察地基。

石头正指挥人夯土,见了帝驾慌得手里的夯锤飞出去,擦着尧帝的冕旒砸在地上,夯出个圆溜溜的小坑。

这憨货非但不请罪,反倒蹲在坑边拍手:“陛下您看!

这土性绵密,砸出来的坑都带弧度,说明此地聚气!”

旁边的契大人刚端起水瓢想喝口,闻言“噗”

地喷了墨线一脸,墨线抹着脸上的水渍,一本正经地接话:“班头说了,气脉如水流,遇曲则聚。

石头这锤,怕是歪打正着了!”

气得尧帝身边的皋陶大人胡子都翘起来,却被尧帝笑着按住:“无妨,工艺门行事,素来不拘一格。”

谁料这“不拘一格”

,很快就变成了“离经叛道”

按老班头的图纸,正殿该是四梁八柱,庄重肃穆。

可榫卯盯着图纸看了三天,突然一拍大腿:“不成!

柱子太直,气跑太快!”

趁夜带着人把柱子全改成了微弯的弧度,美其名曰“曲木纳气”

第二天尧帝来看,望着那几根像被风吹得打了蔫的柱子,愣是没说出话来。

还是后稷大人指着柱子底座圆雕的云纹打圆场:“这纹样倒别致。”

墨线凑过来,得意洋洋地说:“那是!

小的们把吃剩的桃核磨成粉混在漆里,阳光下能看出桃花影呢——就是昨天磨核时,石头把装漆的陶罐踢翻了,我们用米汤补的罐子,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效果?”

这话一出,随行的重臣们捂着肚子笑倒一片。

尧帝扶着额头,指节都在烫,偏生这群憨货还以为陛下在夸他们,石头当场就表演了个“单手抡锤雕花”

,结果一锤子下去,把刚立好的门楣砸出个窟窿,露出里面填充的稻草——原本该用夯土填芯,这群人嫌土重,偷偷换了晒干的稻草,理由是“草轻,气往上走”

最让人笑破肚皮的是上梁那日。

按规矩,梁上该挂五谷袋,寓意五谷丰登,聚民生之气。

宫束班倒好,挂了满满一串陶罐,里面塞着他们从各地搜罗来的“奇物”

:有昆仑山上的雪水,说是“聚天地清气”

;有东海的贝壳,号称“纳百川财气”

;最绝的是个装着蜜蜂的陶罐,墨线说“蜂者,勤也,聚劳作之气”

,结果上梁时绳子没系牢,陶罐摔在地上裂了缝,一群蜜蜂“嗡”

地涌出来,追得尧帝的重臣们满山跑。

舜当时正在旁边看木料,被蜜蜂蛰了个大包,一边跑一边喊:“你们这是聚气还是放蜂啊!”

石头举着根长竹竿去赶蜂,反倒把自己挂在了梁上,倒挂着喊:“陛下莫慌!

蜂群乱则气运动,这是好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