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东汉7(2 / 4)
/p>
【时间】两月后,午间
【地点】德阳殿大殿内
【场景】殿内的立柱已立起大半,朱红色的漆料在阳光下泛着光。
工匠们分成几队,有的在给横梁雕花,有的在打磨玉阶,叮叮当当的凿击声、刨木声混在一起,却丝毫不乱。
孙六:(扛着一根短木,气喘吁吁地跑到老周身边)周叔,这根木头上的花纹,您帮我看看,我总觉得雕得不如您的细致。
老周:(放下手里的刻刀,接过木头仔细看了看)不错了,比上次强多了。
你看这“卷草纹”
,线条要再流畅点,别太生硬。
来,我给你示范一刀。
【场景】老周拿起刻刀,手腕轻轻一转,木头上立刻出现一道圆润的弧线。
孙六凑过去看得认真,连赵二喊他都没听见。
赵二:(手里拿着个刚雕好的木簪,凑到孙六身边)喂,木头疙瘩,看什么呢?给你看个好东西。
【场景】赵二把木簪递过去,木簪上雕着一只小雀,翅膀上的纹路清晰可见。
孙六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拿,却被陈石拍了下手背。
陈石:(手里拿着墨斗,眉头一皱)赵二,你又偷懒!
那根横梁的卯眼还没凿好,你在这儿雕什么木簪?
赵二:(赶紧把木簪揣进怀里,挠挠头)班头,我这不是看孙六干活累了,想给他解解闷嘛。
再说了,我手里的活早就干完了,您不信去看看。
【场景】陈石跟着赵二走到横梁边,果然见横梁上的卯眼大小均匀,位置丝毫不差。
陈石的脸色缓和了些,却还是瞪了他一眼。
陈石:就算干完了,也不能偷懒。
你看李大人刚才还来巡查,说这殿的梁上要画“云气纹”
,还要用金粉勾边,你去帮着调颜料去。
赵二:(立正应了声“是”
,转身要走,又回头冲孙六做了个鬼脸)
孙六:(捂着嘴笑,却被老周推了一把)别笑了,赶紧干活。
你忘了李大人说的九州鼎?昨儿我去看了,那仿制品做得真精致,铜光闪闪的,埋在地基里的时候,还要举行仪式呢。
孙六:(点点头,拿起刻刀)我知道,班头说,咱们把这殿造好,让九州鼎的气运能顺着梁柱散到整个洛阳城,往后老百姓的日子就能更安稳。
【场景】陈石走到殿中央,抬头看着已经架起的主梁。
主梁上,工匠们正站在脚手架上,用墨线弹出“云气纹”
的轮廓。
阳光从殿顶的开口照进来,落在陈石的脸上,他伸手摸了摸身边的立柱,柱子上的木纹清晰可见,仿佛能感受到木料里蕴藏的力量。
陈石:(喃喃自语)这德阳殿,可得经得起岁月磨啊。
【画外音】远处传来小吏的声音,说李大人请陈石过去商量埋九州鼎的事宜。
陈石应了声,转身往外走,路过赵二调颜料的地方,见赵二正把金粉一点点往颜料里加,动作仔细得不像平时的他,忍不住笑了笑。
第三幕落成时的“笑”
与“敬”
【时间】永平四年,冬,辰时
【地点】德阳殿外广场
【场景】德阳殿终于落成,朱梁玉阶,金柱雕窗,殿顶的琉璃瓦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琉璃光。
殿外广场上,文武百官分列两侧,宫人捧着九州鼎的仿制品,缓步走向殿基。
宫束班的工匠们站在广场角落,身上的衣服虽旧,却洗得干净。
孙六:(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殿顶)班头,您看那瓦,真亮啊!
比我家姑娘的银镯子还亮!
陈石:(笑着拍了拍孙六的肩膀)那是琉璃瓦,从西域运来的。
咱们这几个月的功夫,没白费。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