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东汉6(1 / 3)

加入书签

云台造·鼎气凝

人物表

-宫束班班头:石庚,年近五十,手掌布满老茧,嗓门洪亮,做事粗中有细

-宫束班工匠甲:柱子,二十出头,虎头虎脑,爱开玩笑

-宫束班工匠乙:阿福,二十岁,瘦高个,手脚麻利,总被柱子逗乐

-宫束班工匠丙:老木,四十多岁,沉默寡言,擅长木雕,手艺精湛

-监造官:王都护,三十余岁,身着锦袍,面容严肃,对工程细节要求严苛

-小吏:李书吏,二十多岁,手持竹简,随时记录工程进度

第一幕:晨光熹微·南宫工地

【时间】东汉永平三年,春,卯时

【地点】洛阳南宫云台施工现场,地面已垒起丈高夯土台基,木架纵横交错,数十根圆木立柱立在台基凹槽中,晨光透过木架缝隙洒在地面,形成斑驳光影。

(石庚扛着一把大斧从工棚走出,咳嗽两声,唾沫星子溅在地上)

石庚:(扯着嗓子喊)都给我起来!

日头都晒屁股了,还想不想拿月钱娶媳妇了?

(工棚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柱子揉着眼睛钻出来,头乱糟糟的,阿福跟在后面,手里还攥着半个啃剩的麦饼)

柱子:(打哈欠)班头,这才刚亮天呢,鸟都没叫全,您老比鸡还醒得早。

石庚:(抬手拍了柱子后脑勺一下)少贫嘴!

昨儿王都护说了,云台主梁得在谷雨前架上,误了工期,咱们都喝西北风去!

老木呢?

(老木从一堆木料后探出头,手里拿着一把刻刀,正在雕琢一块桃木构件,上面已经刻出半朵祥云纹路)

老木:(声音低沉)在这儿,班头。

昨儿看了台基东南角的卯榫,差半分,今早得修正好。

阿福:(咬了口麦饼,含糊不清)老木叔就是心细,上次柱子把横梁尺寸量错半寸,还是老木叔半夜给改过来的。

柱子:(脸一红,推了阿福一把)你小子少提那茬!

谁还没犯过迷糊?再说了,我后来不也帮你把那根歪了的椽子给掰直了吗?

石庚:(笑骂)行了行了,俩憨货别吵了!

柱子,你带俩人去搬那批楠木,注意别磕着碰着,那是要做云台顶层梁架的;阿福,你跟老木去调卯榫,把昨天剩下的木料归置好;我去跟王都护报今早的进度。

(众人应了声,各自忙活起来。

柱子扛着一根圆木,走两步就跟旁边的工匠开玩笑,引得众人笑骂;阿福蹲在老木身边,递工具时总忍不住看老木刻的祥云,时不时出“啧啧”

的赞叹声)

第二幕:日中当午·梁架初成

【时间】午时,日头正盛

【地点】云台台基之上,三层木架已初具规模,工匠们在木架间穿梭,有的在钉木板,有的在绑绳索,台基下的灶房飘来饭菜香。

(王都护带着李书吏走上台基,石庚赶紧迎上去,手里还拿着一根刚量完的木尺)

王都护:(目光扫过木架,眉头微蹙)石班头,顶层的横梁间距,我昨儿说要留三尺七寸,你这量的是多少?

石庚:(赶紧递过木尺)都护您看,正好三尺七寸,分毫不差!

柱子那小子上次吃了亏,这次量了三遍才敢下墨线,您放心。

(柱子正好扛着一块木板走过,听见这话,挠了挠头,咧嘴笑)

柱子:都护大人,我这次真没马虎!

您要是不信,我再量一遍给您看。

王都护:(嘴角微扬,又很快压下去)不必了。

你们宫束班虽看着嘻嘻哈哈,手艺倒还扎实。

对了,云台内壁的彩绘,何时能开始?

老木:(放下刻刀,走过来)回都护,木料上完漆,再过三日就能彩绘。

我已按图纸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