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唐《乐器》1(1 / 2)

加入书签

唐宫艺趣:宫束班琵琶记

人物表

- 李阿福:宫束班工匠,性格跳脱,爱出风头,动手能力强

- 王三郎:宫束班工匠,慢性子,心思细腻,擅长打磨

- 张五郎:宫束班工匠,急性子,嗓门大,力气过人

- 刘老丈:宫束班管事,看似严肃,实则纵容下属“折腾”

第一幕:宫束班的“摸鱼”日常

【场景】长安,大明宫旁的宫束局工坊。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进来,工坊里整齐摆放着木料、铜钉、丝线等工具,墙角堆着几扇待修缮的宫扇,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木屑香。

【时间】唐开元年间,初夏午后

(开场:李阿福翘着二郎腿坐在木料堆上,手里把玩着一块桃木,王三郎正低头打磨一根木簪,张五郎百无聊赖地用锤子敲打着铁块,发出“叮叮当当”的轻响)

张五郎:(把锤子往铁砧上一扔,烦躁地)这日子没法过了!连着三日没活干,再闲下去我这胳膊都要生锈了!

李阿福:(从木料堆上跳下来,拍了拍张五郎的肩膀)急什么?咱们宫束班本就是给宫里修些杂七杂八的物件,这阵子宫里没差遣,正好歇着。

王三郎:(停下手中的活,轻声)可也不能总这么闲,万一管事看见了,又要念叨咱们“不务正业”。

李阿福:(眼珠一转,神秘兮兮地凑到两人跟前)谁说没事干?我琢磨着整个新鲜玩意儿,保准比打磨簪子有意思!

张五郎:(眼睛一亮)什么玩意儿?快说快说!

李阿福:(指了指墙角堆着的一块梨木)看见没?前几日内务府淘汰的梨木,质地紧实,纹理也顺。我想照着西域传来的图样,做一把琵琶!

王三郎:(惊讶地抬起头)琵琶?那可是乐坊才有的乐器,咱们这些修宫具的,哪会做这个?

李阿福:(拍着胸脯)不会就学呗!上次我去乐坊送修缮的琴桌,偷偷瞧过乐师调琵琶,那琴身是梨形,曲颈带相,再装四根弦就成。咱们有的是手艺,还怕做不出来?

张五郎:(摩拳擦掌)成!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陪你折腾折腾!要是做出来了,咱们在工坊里弹上一曲,也算解闷了!

(三人正说得热闹,刘老丈背着手,慢悠悠地从门外走进来,脸上没什么表情)

刘老丈:(扫了三人一眼,慢悠悠地)你们几个,又在琢磨什么新鲜事?

李阿福:(赶紧上前,嬉皮笑脸地)刘管事,我们这不是闲得慌嘛,想拿块废木料做把琵琶,练练手艺,也给工坊添点乐子。

刘老丈:(盯着墙角的梨木,沉吟片刻)琵琶可不是简单的物件,木料要烘干,琴身要塑形,琴弦还要调准音。你们确定能行?

张五郎:(大声道)管事放心!我们哥仨手艺扎实,就算做不成精品,做个能响的总没问题!

刘老丈:(嘴角微微上扬,转身走向门口)行了,别太闹腾,别耽误了正经活。要是做坏了木料,仔细你们的皮!

(刘老丈走后,三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李阿福:(搓着手)瞧见没?管事这是默许了!咱们赶紧动手!

第二幕:手忙脚乱的“琵琶初造”

【场景】依旧是宫束局工坊,梨木被搬到了工坊中央,旁边摆上了刨子、凿子、砂纸等工具,李阿福手里拿着一张画得歪歪扭扭的琵琶图样。

(李阿福蹲在梨木前,用墨斗在木料上弹出线条,王三郎拿着刨子,小心翼翼地刨着木料边缘,张五郎则在一旁打磨着一块准备做琴颈的木头)

李阿福:(对照着图样,在木料上画着轮廓)三郎,你刨的时候慢着点,别把琴身的弧度刨歪了,这梨形可得对称才好看。

王三郎:(点点头,手上的动作更轻了)放心,我心里有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