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唐《绣艺1》(2 / 2)

加入书签

针递过去,指了指绢帕上的宝相花。)

老木:(语气软了点)下不为例。今日你跟胖妞学配色,把这朵花的花瓣配出来——记住,蹙金绣的色,要“艳而不俗,亮而不刺”。

(六个人围着木桌坐定,晨光穿过茅草棚的缝隙,落在他们手上:老木的手布满老茧,却能捏着金线走得笔直;胖妞的手圆润,挑着绣线像在选春天的花;小石头的手粗糙,捏着针却小心翼翼……金线在他们指间流转,偶尔传来瘦马的较真声、阿柴的憨笑声,还有小豆子被针扎到时的轻呼——忘机驿的早晨,就这样浸在了金线的微光里。)

第二幕:村口的“麻烦”

时间:巳时(上午10点)

地点:忘机驿村口 / 王婶布摊

人物:

- 六子(同上)

- 王婶(45岁,村口布摊摊主,热心肠,总帮村民缝补衣物)

- 李老汉(60岁,村民,儿子在长安做伙计,想给儿媳绣块嫁妆帕)

- 小花(8岁,李老汉孙女,活泼好动,总围着六子看绣活)

【场景】

(村口的老槐树下,王婶摆着个布摊,摊上堆着粗布、细绢,还有几匹染坏的红布。李老汉蹲在摊前,手里攥着块白布,眉头皱得紧紧的;小花趴在布摊边,盯着王婶手里的针线,眼睛亮晶晶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