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唐《茶艺》(1 / 2)
唐茶雅集:宫束班艺门憨客会陆羽
剧本类型
古风、民俗、茶艺
人物表
1. 老木:男,52岁,宫束班工艺门掌事,手糙心细,爱琢磨茶器,说话带点憨直,总把“手艺得配好茶汤”挂嘴边
2. 小石头:男,23岁,老木徒弟,手脚麻利,好奇心重,爱问“为啥”,泡茶总把水溅到茶盘上
3. 胖婶:女,48岁,宫束班伙房帮工,嗓门大,懂点家常茶,总说“茶嘛,解渴最实在”,实则爱品茶汤滋味
4. 瘦猴:男,30岁,宫束班木雕师傅,手指灵活,能把茶则雕成竹节样,嘴贫,总跟胖婶抬杠
5. 陆羽:男,45岁,茶圣,着《茶经》,衣着素净,举止儒雅,眼神里藏着对茶的痴迷
场景表
1. 宫束班后院工坊:堆满木料、凿子、刨子,角落摆着一张旧木桌,桌上放着粗陶茶壶、几个豁口茶碗
2. 山间茶寮:临着山泉,竹制结构,寮内摆着一套细瓷茶具,窗外是成片茶田,风过时带着茶香
第一幕:工坊闲茶,聊起茶圣
场景
宫束班后院工坊,午后,阳光透过木窗洒在地上,形成斑驳光影
(老木拿着刨子,给一块松木刨光,木屑簌簌落在地上;小石头蹲在一旁,擦拭刚做好的木茶托,时不时抬头看老木)
小石头:师傅,您说这茶托要是雕上莲花,会不会更配咱上次买的粗陶茶碗?
(老木停下手里的活,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走到旧木桌旁,拿起粗陶茶壶,给自己倒了碗茶,一口饮尽)
老木:雕莲花也行,但得注意纹路,别太繁复,抢了茶碗的风头。茶器嘛,最终是为茶汤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
(胖婶端着一个竹筐走进来,筐里装着刚摘的青菜,她把筐放在墙角,凑到桌前,拿起一个豁口茶碗)
胖婶:老木,你这茶也太糙了,喝着跟白开水似的,还不如我早上泡的野菊花茶,带着点甜味儿。
(瘦猴扛着一把木雕刀从外面进来,听见胖婶的话,凑过来打趣)
瘦猴:胖婶,就你那野菊花茶,也配叫茶?人家陆羽在《茶经》里写了,茶得选好茶青,还得讲究采摘时间,你那野菊花,随便在山上摘的,能比吗?
胖婶:陆羽?就是那个写了本破书,就被人叫茶圣的?我看他就是瞎讲究,茶不就是用来喝的吗,哪来那么多门道。
老木:胖婶,可不能这么说。陆羽先生的《茶经》,那是把喝茶的门道都讲透了,从种茶、采茶到煮茶、品茶,都有讲究。我年轻的时候,听老匠人说过,要是能跟陆羽先生切磋茶艺,那可是天大的福气。
小石头:师傅,您见过陆羽先生吗?他真像传说中那样,走到哪都带着茶具,见着好水就想煮茶?
老木:我没见过,但听人说,他常年在江南一带游历,就为了找好茶、好水。听说他还能尝出茶汤里用的是哪山的水,哪块地的茶青,厉害着呢。
瘦猴:嗨,我看都是瞎传的。哪有人能那么神?我倒想见识见识,他要是真那么厉害,能不能尝出我用后山泉水泡的粗茶。
(胖婶白了瘦猴一眼,拿起茶碗给自己倒了碗茶)
胖婶:你就别吹牛了,人家陆羽先生是茶圣,能跟你这憨货一般见识?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能跟他聊聊茶,说不定咱也能学两招,以后泡茶好喝些。
(老木看着窗外,眼神里带着向往)
老木:是啊,要是真有机会,跟陆羽先生请教请教茶器和茶汤的搭配,咱做的茶器也能更合人心意。
(突然,一阵风吹过,带着淡淡的茶香,桌上的粗陶茶壶轻轻晃动了一下,几人都愣住了,互相看了看)
小石头:师傅,您闻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