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东汉27(1 / 2)

加入书签

铜枝笑匠

剧本

题材:历史工艺轻喜剧

时代:东汉·永建年间(公元127年)

地点:蜀郡·宫束班工坊、现代博物馆展厅

人物:

- 老班头:宫束班掌事,年近六十,左手常攥着半块铜铸残片,对铜器纹饰雕刻极有心得,说话带蜀地口音,爱用“憨娃子”称呼徒弟

- 阿枝:二十二岁,高瘦,擅长铜枝锻造,却总把树枝铸得歪歪扭扭,说是“要像山里的野枝才活泛”

- 阿钱:二十一岁,圆脸,专司铜钱纹饰雕刻,常把铜钱上的“五铢”二字刻反,还嘴硬“反着看也认得出”

- 阿叶:十九岁,手巧却毛躁,负责铸造铜叶与瑞兽,总把铜鹿的角铸断、铜鸟的翅膀铸歪

- 刘员外:蜀郡富商,为祈富贵,请宫束班铸铜摇钱树陪葬,性子急躁却爱凑热闹

- 后世策展人:三十多岁,戴圆框眼镜,对东汉铜摇钱树的“烟火气”格外着迷

- 小徒弟:宫束班学徒,十四岁,总揣着炭笔和竹片,把工坊趣事画成小像

第一幕:工坊里的“枝丫乱颤”

场景:宫束班工坊——院内有两座半人高的熔炉,炉火“噼啪”炸着火星;东侧木架上堆着待锻的铜坯、刻坏的铜钱模子;西侧地面铺着麻布,摆着几截铸好的铜枝:有的枝桠往左歪,有的往右翘,还有一截枝梢缠了圈铜丝,像被风吹拧了;老槐树下的石桌上,摊着老班头画的摇钱树图样:树干笔直,枝桠对称,挂满铜钱与瑞兽,旁边还标着“枝长三尺、钱径一寸”的小字。

时间:暮春·上午

(开场:阿枝赤着胳膊,正用小锤敲打铜枝坯,要把枝桠锻出分叉。他每敲一下,就往铜坯上哈口气,可锻出来的枝桠歪得离谱,一根往天上翘,一根往地下垂,活像被狂风刮过的野树。阿钱蹲在石桌旁,拿着刻刀在铜钱模子上凿“五铢”二字,刻完抬头一瞧,“铢”字的金字旁刻到了右边,自己先“噗嗤”笑了。阿叶坐在麻布上,手里拿着刚铸好的铜鹿,鹿身倒是圆滚滚,可鹿角断了一根,他正用铜丝往断处缠,想装作“鹿在低头啃草”。)

阿钱:(举着铜钱模子凑到阿枝面前)阿枝你看!我这“五铢”钱,刻得咋样?字体够劲吧!就是……刚才走神,把“铢”字的偏旁挪了窝,你说刘员外能看出来不?

(阿枝刚要回话,手里的小锤没拿稳,“当”一声砸在铜枝上,把刚锻好的枝梢砸弯了,像给铜枝安了个“弯钩”。阿叶看得直乐,手里的铜鹿没拿稳,“咕噜”滚到阿钱脚边,断角正好戳中阿钱的草鞋。)

阿叶:(笑得直拍腿)阿枝你这铜枝,是想勾天上的云吧!还有阿钱,你这“五铢”钱,怕是要让刘员外认成“五朱”,到时候他准得说咱们宫束班没文化!

阿枝:(放下小锤,挠着头憨笑)我、我想着山里的树,枝桠都不是直的,歪点才像真的!你看这弯钩,以后挂铜钱,风吹着还能晃得更欢,多吉利!

(老班头背着布囊走进院,布囊里装着新采的砂岩石(打磨用),刚把布囊放在石桌上,就看见阿枝的“弯钩铜枝”、阿钱的“反字铜钱”、阿叶脚边断角的铜鹿,眉头先皱成了疙瘩,可盯着铜枝看了两秒,突然笑出了声。)

老班头:(拿起阿枝的铜枝,掂了掂)憨娃子!你这枝桠歪得有章法,弯钩挂铜钱,确实比直枝晃得欢。阿钱,你这“反字铜钱”也别急着改,等会儿把一半正字、一半反字混着挂,风吹着铜钱转,正看反看都是钱,刘员外保准喜欢。阿叶,你那断角鹿也别扔,把它铸在树干底下,就说“鹿卧树下,守财护福”,比完整的鹿更有嚼头!

(三人一听,瞬间来了劲:阿枝又拿起小锤,故意把另一根铜枝锻出个“小分叉”,说要“挂两只铜鸟,让它们对唱”;阿钱把反字铜钱模子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