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东汉9(1 / 2)

加入书签

汉武灵台记·匠心聚鼎

第三幕:立柱筑台·气运渐聚(续)

场景三:灵台施工现场 - 暮 - 外

【木勺话没说完,就被宫束班敲了下后脑勺,疼得他缩了缩脖子,却还是忍不住舔了舔嘴唇,惹得周围工匠一阵哄笑。老墨收起罗盘,抬头望着渐暗的天色,云层被夕阳染成金红,像铺在天上的绸缎】

老墨:(声音放缓)赏钱是小事,这灵台立起来,往后观星象、测节气,农人种田有了准头,边关预警有了时辰,这才是真的功德。当年秦始皇修长城,工匠累到无数,可长城护了北边数十年安稳;如今咱建灵台,虽没那么凶险,却是在给天下人立“定星桩”,比赏钱金贵多了。

【石头挠了挠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柱子上的星象纹路问:“墨老,您刻的这‘心宿二’,真能预兆天下太平?上次我听村里老人说,星星要是发红,就得打仗了。”】

老墨:(蹲下身,捡起块木炭在地上画了个星图)这心宿二是“大火星”,夏末见它西沉,就该收麦子;春初见它东升,就得播稻谷。至于发红……那是星体运行的常象,钦天监的大人自会分辨,咱只管把柱子刻好、台基筑牢,别让星象纹路歪了就行。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小吏提着个食盒跑过来,身后跟着拎着酒壶的老王头。老王头看到宫束班,笑着扬了扬手里的酒壶:“宫班头,说好的热汤面,我给大伙儿送来了!还多煮了点羊肉,就当贺你们立完柱子!”】

【工匠们顿时欢呼起来,石头跑得比谁都快,抢着去接食盒。木勺也凑过去,掀开食盒盖就闻见一股香气,里面码着十几碗热气腾腾的汤面,面上飘着翠绿的葱花,几块炖得软烂的羊肉沉在碗底】

史大人:(从后面慢步走来,官袍上沾了点尘土,却没了往日的刻板)陛下听闻今日立柱顺利,特赏了两坛米酒,让你们解解乏。不过有言在先,明日还要筑台,今日不许贪杯。

【宫束班赶紧上前接过酒坛,双手捧着道:“谢陛下恩典!谢史大人体恤!我们定不耽误明日工期!”】

【众人围坐在工地上,捧着粗瓷碗吸溜着面条,米酒倒在陶碗里,泛着淡淡的酒香。石头吃得急,面条烫得他直哈气,却舍不得放下碗;木勺把碗里的羊肉挑出来,偷偷塞给旁边帮忙递工具的小徒弟,自己捧着碗喝汤;老墨则和宫束班、史大人坐在一旁,慢慢喝着酒,聊着后续筑台的章程】

史大人:(抿了口酒,看着立起的十二根柱子)钦天监说,筑台要分三层,底层高丈二,对应“地脉”;中层高八尺,对应“人脉”;顶层高六尺,对应“天脉”。每层都要铺青石砖,砖缝里得灌糯米灰浆,说是能让台基百年不裂。

宫束班:(点头应下)糯米灰浆咱早备好了,就是青石砖得仔细挑——上次送来的砖里,有几块边角带裂痕的,我让木勺挑出来堆在西边了,明日再让他去城里窑厂换一批。

【这话刚说完,木勺“噗”地呛了口汤,抬起头满脸无辜:“班头,我下午缠红绸就够累了,挑砖这事能不能让石头去?他力气大,搬砖也快!”】

石头:(嘴里塞满面条,含糊不清地喊)凭啥让我去?你挑砖的时候总偷懒,上次还把好砖当裂砖扔了!

【两人又要拌嘴,宫束班刚要开口,老王头却笑着打圆场:“俩小子别争了,明日我让我家小子跟你们一起去,他在窑厂干过活,认砖准得很!”】

【暮色渐浓,星星开始在天上冒头。老墨指着东方一颗亮星道:“那是启明星,明日天一亮,咱就开工。筑台的时候得盯着它的方位,每层台基的中轴线,都得跟启明星对齐,这样才能‘上承天运,下接九州’。”】

【众人都抬头望去,启明星在墨蓝的天幕上闪着光,像颗嵌在黑丝绒上的碎钻。宫束班放下酒碗,拍了拍手上的灰,站起身望着初具雏形的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