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方佳淳意3(2 / 2)
,少不得还要进宫求些什么,便‘忍痛’交代给了皇上。
其实少了这些不能说的进项并非是坏事,毕竟现在皇上对他的重视更深了些,甚至还破格拉拔了大哥家的嫡子方佳承珩进了国子监做司业。
正六品,在京城权贵当家的地界并不起眼,但家族就是这样,独木难支,慢慢来,总会越来越好的。
“爹爹才舍不得揍我。”
方佳淳意做了个鬼脸,又腻歪着拉着王氏的胳膊晃悠:“娘~娘~您就让三哥去吧~”
想要寻找齐全的调料,她这个三哥在家跟【论语】较劲可办不到。
更何况,不是她嫌弃自家三哥,都快议亲的大小伙子了,还在读【论语】,那这个学也不是很有必要上了。
许是想起来刘姨娘和方佳淳斛的不着调,王氏总算松了口。
她只是觉得读书这条路更稳妥,但是方佳淳斛也实在看不到前路,罢了。
“好了好了,正好你三伯的商队过几日有往永顺府去的,叫你三哥跟着。”
方佳淳意献宝似的把自己按照自己的口味叫厨房改良后的炸肉递到王氏嘴边。
“娘,你尝尝,是不是这样好吃的多?”
煎炒烹炸,这些都是老祖宗的饕餮吃货们总结出来的烹饪方法。
炸肉在这里并不算少见,但小酥肉确实还算稀罕。
方佳淳意叫厨子选了上好的猪里脊,用了小麦粉,鸡蛋,熟芝麻,盐,代替料酒的黄酒,葱姜汁挂糊腌制,配上现在常见的花椒粉,顺便还炸了些蘑菇解腻。
她为了这口吃的,拉着厨子问了不少炸肉等物的做法,然后假装灵机一动的改良成了条状,配合些调料成了小酥肉。
刚出锅时她已经尝过了,味道是真的很不错。
现在的猪肉虽然在大环境中很难避免腥味的产生,但一生为了吃的中国人向来会克服困难。
而且,东北大酱的制作技艺源自满族,早在隋唐时期,满族的先祖靺鞨人就制作过栅城之豉这类豆类发酵食品。
并且由于大酱易保存能补充盐分的特点,也是八旗的军需品。
不过他们家是皇上登基后抬旗入的满军旗,并非是地地道道的满族人,所以只有简单的黄豆酱储备,并非像宫里那般有甜酱清酱等各种齐全酱料。
没关系,都是技艺相通的,厨子做不出来还不是不够努力?方佳淳意决不允许有厨子不想进步!
王氏看着女儿眼巴巴的模样点了点她的脑门:“你呀,只记得那张嘴。这琴棋书画只学个皮毛,读书练字也不过是个半吊子,也就掌家跟着娘学了一学,规矩倒是记在心里了,可偏偏又懒。”
说着,王氏也有些担忧起来。
女儿入宫可没有回旋余地,不过也庆幸还能有几年的教导,不求恩宠,能平安就好。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