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凡间行医获救赎(1 / 2)

加入书签

苏清瑶被贬为凡人后,舍弃了繁华城镇的机会,辗转来到凡间最偏远的清溪镇。

这里群山环绕,交通闭塞,仅靠一条泥泞小路与外界相通,镇上没有像样的医馆,百姓生病只能靠老郎中的土方子缓解,不少人因延误治疗丢了性命。

看着村口蜷缩着的重病孩童,苏清瑶当即决定留下,用医术守护这里的百姓。

她用身上仅有的银两,租下镇上一间闲置的小屋,收拾干净后挂上“济世堂”

的木牌。

医馆虽小,却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药材按药性分类摆放,诊桌擦得一尘不染,后院开辟了小块园地,种下从青丘带来的灵草种子。

她将《仙凡医典》的秘法与凡间医术结合,针对当地高的风寒、咳喘等病症,研制出廉价有效的药方——用灵艾草配生姜治风寒,用九尾花蜜调甘草治咳喘,药效显着且成本极低。

起初,百姓们对这个外来女医师心存疑虑,鲜少有人上门。

直到镇上的张大爷被咳喘折磨半年,多方求医无果,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她。

苏清瑶为他把脉后,取了后院种的灵艾草与甘草,熬制成药剂,还免费送了一包预防复的灵草。

三日后,张大爷的咳喘彻底痊愈,逢人便夸赞“苏医师医术神了”

消息传开后,济世堂渐渐热闹起来。

李婶难产时,家人半夜敲开医馆大门,苏清瑶提着药箱冒雨赶来,用灵草药剂稳住李婶气息,守在床边彻夜未眠,最终母子平安;王家孩子得了浑身溃烂的怪病,她翻阅《仙凡医典》,找到用九尾花汁配解毒藤的药方,每日亲自为孩子换药,半个月便让孩子痊愈。

久而久之,周边村落的百姓都慕名而来,济世堂的门槛都快被踏平了。

苏清瑶的生活简单而充实:清晨天不亮便起身晾晒药材,午后在园子里打理灵草,夜晚在灯下研读医典、改进药方。

闲暇时,她还会在医馆门口摆上小桌,教镇上的孩子们识字,给他们讲三界大战的故事,告诉他们“和平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孩子们都亲昵地叫她“苏先生”

,常常捧着野果来医馆看望她。

次年春,清溪镇爆瘟疫,患者热腹泻、浑身乏力,短短几日便有数十人染病。

苏清瑶立刻行动起来:根据《仙凡医典》记载,用灵艾草、金银花与凡间板蓝根熬制成防疫汤药,免费分给每户百姓;教大家将艾草点燃熏屋消毒,饮用煮沸的灵泉水;还亲自上山采摘药材,不慎摔下山坡,膝盖磕得血肉模糊,却依旧忍着疼痛将药材运回医馆。

在她的努力下,瘟疫仅半月便被控制,无一人死亡。

百姓们感念她的恩情,自筹集银两,在济世堂前立了一块石碑,刻着“济世救人”

四个大字,碑旁种满了她培育的灵草。

苏清瑶抚摸着石碑,眼中满是欣慰——她终于找到了真正的自我价值,不是追求仙位高低,而是用医术帮助他人,用行动弥补过往。

我与凌越在一次凡间巡查时,曾悄悄前往清溪镇。

远远看到苏清瑶穿着粗布衣裙,正为一名孩童把脉,脸上带着温柔的笑容,阳光洒在她身上,泛着温暖的光晕。

百姓们围着医馆,送来了自家种的蔬菜、缝制的衣物,语气里满是感激。

“她终于完成了自我救赎。”

凌越握住我的手,声音柔和,“这比任何惩罚都有意义。”

我点头,看着济世堂前随风摇曳的灵草,轻声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她用自己的方式,活成了值得尊重的模样。”

夕阳下,“济世堂”

的木牌泛着柔光,苏清瑶送走最后一位患者,转身走进后院打理灵草。

这一刻,她不再是那个犯错的仙者,只是一个守护一方百姓的普通医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