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镜界回响(1 / 2)
顾昭跨进石门的瞬间,耳膜嗡地一震。
黑暗像被撕开的幕布,眼前骤然亮起万千碎镜。
那些镜面悬浮在空中,每一块都流淌着模糊的光影,有的映着青瓦古寺的飞檐,有的晃着修复室里斑驳的木架,最中央的巨型镜墙泛着幽蓝光晕,将他的影子拉得细长。
"昭!"苏绾的手攥住他袖口,带着薄茧的指腹微微发颤。
顾昭转头,看见她身后的楚云正扶着石墙喘气,额角的血珠顺着下颌滴在青石板上,晕开暗红的花。
石门在他们身后闭合,连哑僧的灰布衣角都没来得及扫到。
"欲见真相,先过三问。"
声音从四面八方涌来,像古寺檐角的风穿过铜铃。
顾昭喉结动了动,那声音不男不女,却带着某种沉淀千年的沉稳,像是古籍里拓下来的碑铭。
他注意到苏绾的瞳孔微微收缩,指尖下意识摸向腰间——那里别着云起拍卖特有的青铜鉴定笔,笔杆刻着苏家家徽。
第一面镜墙突然泛起涟漪。
顾昭听见雪粒打在粗布襁褓上的沙沙声。
画面里,二十年前的雪夜,穿藏青棉袍的男人蹲在破庙门槛前,呵出的白雾里,他裹着褪色红布的手正轻轻掀开襁褓。
小顾昭冻得发紫的手指无意识蜷起,碰在男人腕间的玉牌上,叮的一声。
"师父......"顾昭脱口而出。
镜中男人抬头,眉眼与记忆里重叠,眼角的泪痣随着笑纹漾开:"小昭,以后这里就是你家了。"修复室的窗棂在镜中展开,十二岁的顾昭趴在案前,鼻尖沾着金漆,正用小刻刀修补宋代瓷片;十七岁的他踮脚去够《天工开物》线装本,木梯吱呀作响,师父在身后虚扶着胳膊;二十岁那年暴雨夜,他守着刚出土的唐代玉镯修复到凌晨,师父端来的姜茶还冒着热气。
画面突然扭曲。
修复室的煤油灯忽明忽暗,师父的背影佝偻着,手指抚过案头半块残玉。
他的声音很轻,却像钉子般扎进顾昭耳中:"归墟已动,玉衡当立......"话音未落,男人的身影就像被风吹散的墨,从脚腕开始消散,最后只余下残玉上一道刺眼的裂痕。
顾昭的指甲掐进掌心。
三年来他翻遍师父所有笔记,在旧地图册里找到七处古寺坐标,在修复室梁上摸出半枚青铜符印,却始终没找到"归墟"和"玉衡"的线索。
此刻镜中师父消散的瞬间,他喉间泛起腥甜,像是有人攥住心脏在绞。
"执念可鉴,然情障未破。"玄镜使的声音像凉水泼在头顶。
第二面镜墙轰然展开。
顾昭的呼吸骤然停滞。
画面里的苏绾半跪在地上,后背的真丝衬衫被灼出焦黑的洞,左脸肿得老高,额发黏着血。
她怀里抱着碎裂的青铜鉴笔,正是前日在黑市替他挡下灵污镜冲击时的模样。
当时顾昭抱着她往医院跑,她昏迷前还在说"那面镜子有问题......",现在镜中她的睫毛颤了颤,竟缓缓睁开眼,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昭,别为我......"
"苏绾!"顾昭扑过去,指尖却穿透镜面。
他听见自己急促的喘息声,像破风箱似的。
苏绾在现实里的手突然攥紧他手腕,带着体温的触感让他猛地回头——现实中的苏绾正皱眉看他,嘴角抿成线,显然也看到了镜中画面。
"若你停下脚步,她所受之苦将毫无意义。"玄镜使的声音里带着冷意。
顾昭的太阳穴突突跳着。
他想起苏绾在拍卖会上识破赝品时眼里的光,想起她为救他挡下灵污镜时那声闷哼,想起她深夜发消息说"明天有件宋代玉琮要鉴定,你来帮我看看"。
镜中苏绾的血还在流,现实中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