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彼岸镜影(1 / 2)

加入书签

顾昭拆开牛皮纸信封时,指腹先蹭到了青铜印章的棱边。

那枚刻着"玉衡轩沈砚"的印章泛着温润的包浆,和他记忆里师父案头的那方分毫不差——三年前师父失踪那晚,他亲手锁进保险柜的印章,此刻正压在泛黄地图上。

"昭哥?"苏绾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她穿着浅灰职业装,发尾还沾着旅馆空调的凉意,"楚云说监控查到寄信人用了灵隐术,IP在东南亚......"

话音顿住。

她看见顾昭捏着地图的手在抖,指节泛白得近乎透明。

地图上那座飞檐古寺的轮廓被晨光镀成金红,像团烧进眼里的火。

"是师父。"顾昭的声音哑得厉害,喉结滚动两下,"他留下的。"

苏绾脚步轻了些,在他身侧站定。

她见过顾昭修复古物时的专注,见过他识破赝品时的锐利,却极少见到他眼底这种近乎滚烫的灼——那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了确切的方向。

"订最快的机票。"她掏出手机,指尖在屏幕上翻飞,"楚云已经联系当地守灵人分支,古寺在湄公河上游,属于境外节点。"

"我去整理装备。"楚云的声音从走廊飘进来。

这个总抱着笔记本的青年探进半张脸,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反常,"灵封盒要换防辐射衬里,影蛇的灵映术变种需要干扰器......"他的话被顾昭突然的动作截断。

青年忽然站起身,将地图和印章小心收进贴身口袋。

他抬头时,苏绾看见他眼尾泛红,却笑得像当年第一次独立修复瓷片时那样:"走,找我师父去。"

飞机穿越赤道时,顾昭望着舷窗外翻涌的云层,掌心的残玉微微发烫。

这是他第三次触摸到与师父相关的线索——第一次是半块残玉,第二次是"归衡"玉,这次,是直接指向归墟源头的地图。

"温度在升高。"苏绾的声音从身侧传来。

她正握着他的手腕,指尖搭在他脉搏上,"残玉和归衡玉的共鸣频率比在藏渊时强了三倍,说明......"

"说明古寺离归墟源头更近。"顾昭接话。

他望着苏绾垂落的发梢,忽然想起三年前师父教他辨认玉质时说的话:"玉有灵,会认主,更会指路。"此刻这两块玉,正用体温给他指路。

下飞机时,湿热的风裹着香火味扑面而来。

古寺隐在葱茏山林里,断墙残碑间还能看出当年的飞檐斗拱。

当地守灵人分支的负责人是位年迈的僧侣,眉骨处有道旧疤,见他们到来,合十时手腕上的菩提子串发出细碎的轻响:"小友们来得巧,三日前镜渊的波动突然剧烈,老衲正欲传信。"

他引着众人走进主殿废墟,从袈裟里摸出卷着绢帛的竹筒。

展开时,霉味混着墨香散开,绢帛上的字迹斑驳却清晰:"双玉归衡,非终,乃始。

镜渊通古今,可渡魂,可引劫。"

顾昭的呼吸陡然一滞。

他摸出怀里的残玉,月光般的光泽映在绢帛上,恰好覆盖住"归衡"二字——和师父旧笔记里画的玉纹完全重合。

"镜渊通道的节点就在此处。"老僧侣指向殿后塌陷的青石地,"当年唐代遣唐使在此立镜,连通东西两域,后因凶物现世被封印......"

话未说完,顾昭已经蹲下身。

他的指尖拂过青苔覆盖的石砖,突然触到一片冰凉——半面铜镜嵌在砖缝里,镜面蒙着灰,边缘錾刻的缠枝纹却依然清晰。

"这是......"苏绾俯身,瞳孔微微收缩,"唐镜,海兽葡萄纹,但......"

"缺了半面。"顾昭接口。

他的掌心贴上镜背,金芒从指缝渗出——点化万物的能力自动运转。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