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灵枢阁门隐龙吟(新书求围观)(1 / 2)

加入书签

第7章 灵枢阁门隐龙吟

顾昭回到玉衡轩时,后颈还沾着石室里的潮气。

他反手锁上店门,连廊下的老藤椅在风里晃出吱呀声,却盖不过怀里青铜牌的震颤——那震颤像极了师父失踪前,修复那方唐代螺钿镜时,镜背缠枝莲纹突然泛起的共鸣。

他把青铜牌轻轻搁在修复台上,台灯调到最亮。

镜片起雾的放大镜压着边缘,当"灵枢阁·守灵十二律"几个篆字完全显形时,他的指尖在台面上敲出急促的节奏。

师父总说,古物会用自己的语言说话,可这青铜牌上的字,比《天工开物》里的术语更冷硬,像淬过冰的刀锋。

笔记本翻到空白页,铅笔尖刚触到纸,腕间突然泛起热流。

那是点化金手指特有的麻痒,从掌心窜到小臂,淡蓝色灵脉顺着他的视线钻出去——不是落在青铜牌上,而是直端端扎进墙角那口蒙着灰的檀木箱。

"这......"顾昭喉结动了动。

他蹲下身,箱盖的铜锁已经锈成深褐色,可灵脉缠绕的位置,分明是锁芯正中央。

上个月收旧家具的王伯说这箱子是从老城隍庙拆出来的,他图木料扎实花五十块买下,原打算改成工具柜。

指尖刚碰到锁头,"咔"的一声轻响。

锁簧自己弹开了。

顾昭屏住呼吸掀开箱盖,霉味混着松烟墨的气息涌出来。

最上层是套乌木匣,打开时匣底的暗格"嗒"地弹出,露出七件包浆温润的工具:牛角挑、竹片刀、鹿皮刷,每样都刻着极小的"顾"字——和师父修复刀上的刻痕一模一样。

他的手指在工具上抚过,最后落在箱底一本蓝布面的本子上。

封皮写着《灵枢阁记事录》,墨迹已经发灰,翻开第一页,刚看两行,后颈就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庆元三年春,守灵人顾长卿以活文物术镇凶剑'泣血'。

剑有灵,能引杀念,须以修复为引,唤醒其制剑师残灵,令自证凶性......点化万物者,守灵人最高秘传,非血脉不得承。"

"顾长卿......"顾昭对着名字发怔。

师父顾清和总说自己无父无母,可这本子里的顾长卿,和师父书房里那幅被藏在箱底的老照片上,穿马褂的男人眉目有七分相似。

他翻得更快了,纸页在指尖簌簌响,直到某一页的字迹突然潦草起来:"清和若见此录,速离藏渊。

灵枢阁有变,守灵十二律将成催命符......"

"叮——"

手机震动惊得他差点把本子掉在地上。

屏幕亮起,是藏渊市古玩协会的通知:"青年鉴修技术听证会,明日九点,需顾昭先生就'点化修复法'现场演示。"

他盯着"点化修复法"几个字,突然想起三天前论坛上那条"修复师用邪术操控古物"的帖子。

李文山在评论区阴阳怪气说"传统修复讲究望闻问切,哪有对着破铜烂铁念咒的",现在协会突然要听证,怕不是有人推波助澜。

窗外的天慢慢黑了。

顾昭合上书页时,瞥见最后一行字被墨点晕开,勉强能辨出"青铜牌为引,寻灵枢阁"。

他摸出怀里的青铜牌,牌面不知何时多了道淡蓝纹路,和白天在石室里看到的云雷纹重叠。

同一时间,云起拍卖行顶楼办公室。

苏绾捏着邀请函的手微微发紧,落地窗外的霓虹灯在她镜片上投下碎光。"顾昭"两个字被她用红笔圈了三次,笔帽在桌面敲出规律的声响——和她十六岁那年,父亲在重症监护室床头敲氧气管的节奏一模一样。

电话接通时,那边传来中药罐沸腾的咕嘟声。"爸,"她声音放软,"您说守灵人体系里,有没有会'点化万物'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