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王之锋芒(41)(1 / 3)
大尧王朝,宣武殿。
夜已深沉,檀香袅袅,将这帝王居所渲染得既庄严肃穆,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隐秘气息。御座之上,大尧皇帝郭德康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木扶手,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像是在叩问着自己内心的天平。
御座之下,站立着一位身着紫色蟒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的老者,正是大尧王朝的右丞相,孔祥瑞。他刚刚结束了一场冗长而惊心动魄的阐述,此刻正垂手而立,静候圣裁,脸上看不出丝毫慌乱,唯有古井无波的平静。
“孔爱卿,”郭德康终于打破了沉默,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是说……与大舜王朝合并?还要……两帝并尊?”他特意加重了“两帝并尊”四个字,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丝被冒犯的愠怒。自古以来,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孔祥瑞微微躬身,语气从容不迫:“陛下明鉴。‘两帝并尊’,只是权宜之计,是为尧舜王朝奠基的过渡。”他顿了顿,目光如炬,直视着郭德康,“陛下,当今天下,六分归一,看似群雄并起,实则暗流涌动。我大尧与大舜,一衣带水,唇齿相依,却也因这‘正统’之名,屡起摩擦,徒耗国力,让其余四国坐收渔翁之利。”
郭德康冷哼一声,捻着颌下的短须:“孔爱卿,你我君臣多年,朕知你忠心。但这‘合并’二字,岂是儿戏?朕的先祖披荆斩棘,创下这大尧基业,传至朕手,岂能拱手与人,哪怕是‘共享’?”
孔祥瑞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陛下此言差矣。非是‘拱手与人’,而是‘强强联合,共图大业’。赵衡陛下……”他提及大舜皇帝时,语气恭敬, “……并非池中之物,其志不小。然,据老臣观察,赵衡陛下似乎对这红尘俗世的权柄,并非那般汲汲营营。他曾与老臣闲聊,言及‘功德圆满,当寻超脱之路’。”
郭德康眼中精光一闪:“哦?此话怎讲?”
孔祥瑞走近几步,声音压得更低:“老臣斗胆揣测,赵衡陛下或非凡人,其在凡间,更像是一场历练。待他功德圆满之日,便是他脱离此界之时。届时,这尧舜王朝的万里江山,亿万生民,岂非尽归陛下一人之手?”
“这……”郭德康的心猛地一跳。孔祥瑞抛出的,无疑是一张天大的“饼”,但这“饼”的香气,却让他无法抗拒。他沉吟半晌,手指敲击扶手的节奏更快了, “孔爱卿,你敢肯定?这赵衡……真会如此‘豁达’?”
孔祥瑞抚须而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此乃攻心之策,亦是洞察人心之举。赵衡陛下若真是为红尘权位而来,以大舜如今的国力,未必不能与我大尧争一日之短长。他愿提出‘双帝并尊’,本身就透露出他的‘不在乎’。我们不妨将这‘不在乎’,变成他的‘心甘情愿’。”
他继续说道:“我们给他一个‘尧舜’的美名,让他与陛下共同成为开创新王朝的太祖。这对于他而言,或许正是‘功德’的一部分。而陛下,您将得到的,是一个更加强大、疆域更加辽阔的王朝基础。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待赵衡陛下‘飞升’之后,整合国力,扫平其余四国,成就千古一帝的伟业,岂非指日可待?”
孔祥瑞的话语,如同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郭德康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他望着殿外沉沉的夜色,仿佛看到了未来尧舜王朝的辉煌,看到了自己端坐于唯一御座之上,接受万国来朝的景象。
“好一个‘功德圆满,飞升天界’!”郭德康猛地一拍扶手,站起身来,龙袍猎猎作响,“孔爱卿,你这利害关系,倒是阐述得透彻!朕……允了!”
孔祥瑞长揖到地:“陛下圣明!此乃我大尧之福,万民之福!”
郭德康扶起孔祥瑞,眼中闪烁着兴奋与决断的光芒:“不过,此事需得万分机密。‘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接下来,就看我们君臣,还有那位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