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集训的“敏捷开发”模式(1 / 2)
“一语道破令”的构想虽妙,但沈问清楚,仅靠每日对青石片“唠嗑”式的灌注,想在宗门大比前形成可靠战力,无异于杯水车薪。他将这“原型机”贴身收藏,利用日常修炼间隙持续温养,主要精力则转向了即将到来的宗门大比集训。
集训由外门传功长老统一安排,地点设在演武堂外围的广阔场地。数百名报名参赛的外门弟子齐聚于此,由数位内门师兄师姐带队,进行基础的功法巩固、实战演练和团队协作训练。
负责沈问所在小组的,是一位名叫陈锋的内门剑修。他面容冷峻,眼神如刀,气息凌厉,一看便是走极致攻击路线的修士。他训话简洁,要求苛刻,训练内容更是单调重复至极。
“第一项,基础灵力运转,周天循环,每日三百次,不得有误!”
“第二项,御风术绕场疾行,每日百圈,速度不得低于标准线!”
“第三项,基础攻击术法(或武技)定点打击,每日千次,要求精准度九成五以上!”
命令下达,不容置疑。弟子们虽心中叫苦,却也不敢违逆,只得照做。
沈问听着这一条条僵化的指令,眉头越皱越紧。这训练模式,在他眼中,简直像是软件开发中早已被淘汰的“瀑布模型”——需求(训练目标)一次性定死,流程固定,缺乏反馈循环,完全不考虑个体差异和状态波动。
【叮!检测到低效、僵化、缺乏人性化设计的训练流程。】
【系统强制吐槽预警:0.5秒后触发……】
沈问深吸一口气,趁着预警间隙,努力将即将脱口而出的尖锐吐槽,转化为建设性的“优化建议”。他举起手,朗声道:“陈师兄,关于这个训练方案,我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锋冰冷的目光扫过来,带着一丝被打扰的不悦:“讲。”
“陈师兄,您制定的训练KpI非常清晰,执行力也很强。”沈问先肯定了一句,这是产品经理面对强势开发时的基本话术,“但是,如果我们引入‘敏捷开发’的思路,或许能进一步提升训练RoI(投资回报率)。”
“敏捷开发?”陈锋眉头拧起,这个词组超出了他的知识范畴。周围竖着耳朵听的弟子们也一脸茫然。
“是的。”沈问不慌不忙地解释,“简单说,就是把我们这个小队看作一个开发团队,训练目标就是‘产品需求’。目前的‘瀑布模型’要求我们按固定流程一次性完成所有‘功能模块’(训练项目),周期长,反馈慢,无法及时调整。”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建议,我们采用‘迭代’方式。将每天的训练时间划分为几个短周期,比如‘冲刺阶段’。每个‘冲刺’专注于一两个核心训练目标,比如上午第一个‘冲刺’专攻灵力运转效率和稳定性,第二个‘冲刺’专攻身法闪避。每个‘冲刺’结束后,进行快速复盘——也就是‘评审会’,大家简短交流遇到的问题和心得,陈师兄您也可以根据我们的实时表现,微调下一个‘冲刺’的训练重点。”
他目光扫过周围明显开始感兴趣的弟子们:“这样做的优势在于:第一,目标聚焦,单位时间内训练效果更深入;第二,快速反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修正,避免在错误路线上浪费太多时间;第三,灵活性高,可以根据我们整体的状态和进度,动态调整训练计划,而不是死板地执行一个可能并不完全适合我们所有人的固定课表。”
沈问最后总结道:“这就像打铁,不是一味地抡大锤,而是要不断观察火候,调整力度和落点,才能百炼成钢。我们修炼,也是一个需要不断调试和优化的动态过程。”
一番话说完,整个小队鸦雀无声。弟子们虽然对“冲刺”、“迭代”、“评审会”等术语感到新奇,但沈问描述的那种“及时调整”、“动态优化”的训练方式,听起来远比现在这种机械重复、看不到即时反馈的苦熬要有吸引力得多!<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